酸梅簕

酸梅簕,中药名。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Sageretiatheezans(L.)Brongn.的根及叶。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西、广东、四川及云南等地。根具有行气化痰之功效。常用于咳嗽气喘,胃痛。叶具有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外用治疮疡肿毒,烫火伤。
别名 对节刺、抗癌藤、碎米子
药味 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及叶
药性 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及叶
归经 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及叶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根:行气化痰。叶: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根:咳嗽气喘,胃痛。叶:外用治疮疡肿毒,烫火伤。
酸梅簕
  • 酸梅簕
  • 酸梅簕
酸梅簕
拼音注音
Suān Méi Lè
别名

对节刺、碎米子

来源

鼠李科雀梅藤属植物雀梅藤Sageretia theezans (L.)Brongn.,以入药。四季可采,分别晒干。

性味

根:甘、淡,平。

叶:酸,凉。

功能主治

根:行气化痰。用于咳嗽气喘,胃痛。

叶:解毒消肿,止痛。外用治疮疡肿毒,烫火伤。

用法用量

根3~5钱;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叶研粉调油涂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酸梅簕

功效作用

功能
根:行气化痰。叶: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根:咳嗽气喘,胃痛。叶:外用治疮疡肿毒,烫火伤。
用法用量
根:9-15g;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叶研粉调油涂患处。
药理作用

1、保肝作用。

2、抑菌作用。

相关论述

1、《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根治鹤膝风。”

2、《福建药物志》:“叶治烫火伤,疖,疥疮,漆过敏。”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鹤膝风:雀梅藤干根1000g,加川牛膝、丹参、五加皮、钻地风各250g。切细,以烧酒5000ml浸渍,严密固封1个月后,按患者酒量,每日早、晚饭前各服1次。(《天目山药用植物志》)2、治疮疡肿毒:雀梅藤鲜叶捣烂外敷,或水煎外洗。(《广西本草选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可采,分别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鼠李科植物雀梅藤。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小枝近对生,灰色或灰褐色,密生短柔毛,有刺状短枝。单叶近对生;叶柄短,上面有微毛;托叶钻形,叶片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4cm,宽1-1.5cm,先端钝,有小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生疏短毛,后近无毛,侧脉3-4对,下面明显。秋末冬初开花,花小,淡白色,无梗,排成穗状圆锥花序,花序密生灰白色短毛;萼片5,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花瓣5,雄蕊5,花盘杯状。核果近球形,成熟时紫黑色。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西、广东、四川及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