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

一品红,中药名。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Willd.etKl.的茎叶。原产自墨西哥,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及云南地区有露地栽培。具有消瘀,止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月经过多,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等证。
别名 -
药味 味苦、涩
药性
归经 味苦、涩,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瘀,止血,消肿。
主治 用于月经过多,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等证。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 一品红
一品红
拼音注音
Yì Pǐn Hónɡ
别名

叶象花

来源

大戟科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ylla 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性味

苦、涩,寒。有毒。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止咳,接骨,消肿。主治月经过多,风寒咳嗽,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

干品1~3钱;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2~3天换药一次。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一品红

功效作用

功能
消瘀,止血,消肿。
主治
用于月经过多,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等证。
用法用量
6-9g,外用捣敷。
注意事项
叶或植物的浆汁有毒,食之可致呕吐、腹泻、谵妄。
药理作用
花、叶的热水提取物在体外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叶或植物的浆汁有毒,食之可致呕吐、腹泻、谵妄。毒性成分可能在树脂部分。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消瘀,止血,消肿。适用于月经过多,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等证”。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月经过多,跌打损伤,骨折和外伤出血等。
相关配伍
治跌打损伤,骨折:一品红3-9g,水煎服;另取鲜品适量,捣烂外敷伤处。(《新编中草药图谱及常用配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大戟科大戟属植物一品红。
形态特征
灌木。根圆柱状,极多分枝。茎直立,高1-3(4)m,直径1-4(5)cm,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6-25cm,宽4-10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狭,绿色,边缘全缘或浅裂或波状浅裂,叶面被短柔毛或无毛,叶背被柔毛;叶柄长2-5cm,无毛;无托叶;苞叶5-7枚,狭椭圆形,长3-7cm,宽1-2cm,通常全缘,极少边缘浅波状分裂,朱红色;叶柄长2-6cm。花序数个聚伞排列于枝顶;花序柄长3-4mm;总苞坛状,淡绿色,高7-9mm,直径6-8mm,边缘齿状5裂,裂片三角形,无毛;腺体常1枚,极少2枚,黄色,常压扁,呈两唇状,长4-5mm,宽约3mm。雄花多数,常伸出总苞之外;苞片丝状,具柔毛;雌花1枚,子房柄明显伸出总苞之外,无毛;子房光滑;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头2深裂。蒴果,三棱状圆形,长1.5-2.0cm,直径约1.5cm,平滑无毛。种子卵状,长约1cm,直径8-9mm,灰色或淡灰色,近平滑;无种阜。花果期10至次年4月。
分布区域
原产自墨西哥,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在我国的广东、广西及云南地区有露地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