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脉罗伞

显脉罗伞,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显脉罗伞Brassaiopsisphanerophlebia(Merr.&Chun)C.N.Ho的全株。分布于广东、贵州。具有祛风湿,通经络,壮阳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阳痿。
别名 三叶莲
药味 味微苦、甘
药性
归经 味微苦、甘,性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湿,通经络,壮阳。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阳痿。
显脉罗伞
  • 显脉罗伞
  • 显脉罗伞
显脉罗伞
拼音注音
Xiǎn Mài Luó Sǎn
别名

三叶莲

来源

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显脉罗伞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phanerophlebia (Merr.et Chun)C.N .Ho[Acanthopanax phanerophlebia Merr .et Chun]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根及茎切片,枝叶切碎,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内、山谷、溪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贵州。

原形态

直立或蔓生小灌木,高约2m。小枝灰褐色,无刺,小枝及伞梗幼时有棕色短柔毛。常状复叶,有小叶3-5枚;叶柄微有小刺;小叶片坚纸质,椭圆形、长卵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11-20cm,宽5-7cm,边缘具明显细锯齿,侧脉10-20对或更多。伞形花序3-6枚,组成8-28cm的总状花序;花萼筒状;花瓣5,在花蕾时镊合状排列;雄蕊5;子房2-3室。果实近球形,直径4-6mm,宿存花柱长1-1.2mm。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性味

微苦;甘;性温

注意

阴虚火旺者禁服。

功能主治

祛风湿;通经络;壮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阳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显脉罗伞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湿,通经络,壮阳。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阳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泡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捣敷。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禁服。
相关论述
《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祛风湿,通经络,壮阳。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阳痿。”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或秋季采收,洗净,根及茎切片,枝叶切碎,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五加科植物显脉罗伞 。
形态特征
显脉罗伞又名:显脉五加,显脉柏那参,显脉掌叶树。直立或蔓生灌木,高约2米;一年生枝有栗色短柔毛。叶有小叶3-4;叶柄长10-16厘米,无毛,散生细刺;小叶片纸质,长圆状椭圆形,长14-17厘米,宽5.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狭尖,侧生小叶片基部歪斜,外侧宽,两面均无毛,边缘有锯齿,侧脉约10对,两面均隆起而明显,网脉也隆起而明显;小叶柄长2-10毫米。圆锥花序顶生,短而稀疏,长4-9厘米,只有几个伞形花序;主轴和分枝有棕色短柔毛,疏生或密生细刺;伞形花序直径约2.5厘米,有花多数;总花梗长1-4.5厘米,花梗长1-1.5厘米,均密生栗色长毛;苞片卵形,先端渐尖,长5-7毫米,密生栗色长毛;小苞片披针形,长约3毫米;花白色;萼有锈色短柔毛,长约2毫米,边缘有5个三角形的齿;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长2.5-3毫米,初有锈色短柔毛,后毛脱净或仅先端有残留的毛;雄蕊5;子房2室,稀3-4室;花盘隆起,半球形;花柱合生成柱状,长1-1.2毫米。花期10月。
分布区域
生于林内、山谷、溪旁。分布于广西、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