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

鸭头,中药名。为鸭科动物家鸭AnasdomesticaLinnaeus.的头部。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尿涩,咽喉肿痛。
别名 -
药味 味甘、淡
药性
归经 味甘、淡,性凉。归肾、膀胱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利水消肿。
主治 水肿尿涩,咽喉肿痛。
鸭头
  • 鸭头
  • 鸭头
鸭头

《中药大辞典》:鸭头

拼音注音
Yā Tóu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鸭科动物家鸭

功能主治

《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复方

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外台》鸭头丸)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鸭头

拼音注音
Yā Tóu
英文名
Duck head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头部。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s domestica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鸭时取下头部,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鸭喜合群,胆怯。无飞翔力,善游泳。主食谷类、蔬菜、鱼虫等。

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

原形态

家鸭,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用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归经

肾;膀胱经

性味

甘;淡;凉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主水肿尿涩;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适量,涂敷。

复方

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 ;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 (《外台》鸭头丸)

各家论述

《别录》: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鸭头

功效作用

功能
利水消肿。
主治
水肿尿涩,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外用:适量,涂敷。
相关论述

1、《新修本草》:“《别录》云,头主水肿,通利小便。古方疗水,用鸭头丸也。”

2、《滇南本草》:“头:能消顶上秃疮。脑:能敷一切疮毒。”

3、姚可成《食物本草》:“脑:主冻疮,取涂之。”

4、柴裔《食鉴本草》:“舌:治痔疮。”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阳水暴肿,面赤,烦躁喘急,小便涩:甜葶苈(炒)二两(熬膏),汉防己末二两,以绿头鸭血同头合捣三千杵,丸梧子大。每木通汤下七十丸,日三服。一方加猪苓一两。(《纲目》引《外台》鸭头丸)

2、治喉风肿:鸭嘴、胆矾为细末,醋煎一二沸,呷入口,吐即愈,如吐不止,呷米饭即止。(《普济方》)

3、治酒皶鼻:鸭嘴、胆矾敷。(《脉因证治》)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宰杀,秋、冬季更适宜。宰鸭时取下头部,鲜用。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鸭科动物家鸭。
形态特征
家鸭,又名鹜、舒凫、家凫。家禽。嘴长而扁平,颈长,体扁。翅小,覆翼羽大。腹面如舟底。尾短,公鸭尾有卷羽4枚。羽毛甚密,色有全白、栗壳、黑褐等不同。公鸭颈部多黑色而有金绿色光泽,且叫声嘶哑。脚矮,前3趾有蹼,后1趾略小。
分布区域
我国大部分地区饲养,定型的3个类型为北京鸭、金定鸭(卵用麻鸭)、高脚鸭(卵肉兼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