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菁子

芜菁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BrassicarapaL.的种子。植物芜菁,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具有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症积,疮疽,面䵟。
别名 蔓菁子《千金要方》
药味 味苦、辛
药性
归经 味苦、辛,性寒。入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 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症积,疮疽,面?。
芜菁子
  • 芜菁子
  • 芜菁子
芜菁子

《中药大辞典》:芜菁子

拼音注音
Wú Jīnɡ Zǐ
别名

蔓菁子(《千金方》)。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种子。春末、夏初种子成熟时割取全株,搓下种子,去净杂质,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芜菁"条。

化学成分

含挥发性异硫代氰酸盐7.24~8.55毫克/克。

归经

①《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厥阴经。"

性味

辛,平。

①《纲目》:"苦辛,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辛,寒。"

注意

《本草从新》:"实热相宜,虚寒勿使。"

功能主治

明目,清热,利湿。治青盲,目暗,黄疸,痢疾,小便不利。

①《别录》:"主明目。"

②《千金·食治》:"疗黄疸,利小便。"

③《唐本草》:"主目暗。"

④孟诜:"治热黄结实不通。"

⑤《本草拾遗》:"和油敷蜘蛛咬,恐毒入肉,亦捣为末,酒服。"

⑥《本草备要》:"泻热解毒,利水明目。治小儿血痢,一切疮疽。"

⑦《医林纂要》:"益肝行气,去郁热,攻积聚,杀虫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青盲眼障,但瞳子不坏者:蔓菁子六升,蒸之气遍,合甑取下,以釜中热汤淋之,乃曝干,还淋,如是三遍,即收杵为末。食上,清酒服方寸匕,日再服。(《海上集验方》)

②补肝明目:芜菁子三升,净淘,以清酒三升煮令熟,暴干,治下筛。以井花水和服方寸匕,稍加至三匕,无所忌。可少少作。服之令人充肥,明目洞视。水煮酒服亦可。(《千金方》芜菁子散)

③治黄疸皮肤眼睛如金色,小便赤:生蔓菁子末,熟水调下方寸匕,日三。(《孙真人食忌》)

④治妊娠小便不利:芜菁子末,水服方寸匕,日二。(《子母秘录》)

⑤治大小便关格闭塞: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后汗出勿怪。(《圣惠方》)

⑥治风疹入腹,身体强,舌干燥:芜菁子三两为末,每服温酒下一钱匕。(《圣惠方》)

⑦治忽得瘭疽著手足肩,累累如米豆,刮汁出,急疗之:熬芜菁熟捣,裹以展转其上,日夜勿止。(《补缺肘后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芜菁子

拼音注音
Wú Jīnɡ Zǐ
别名

蔓菁子。

英文名
Seed of Turnip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Brassica rapa L.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rapa L.

采收和储藏:6-7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生境分布

原产于欧洲。我国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芜菁 二年生草本,高达100cm。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白色、黄色或红色,内面白色,无辣味。茎直立,有分枝,下部稍有毛,上部无毛。基生叶大头羽裂成为复叶,长20-34cm,顶裂片和小叶很大,边缘波状或浅裂,侧裂片或小叶约5对,向下渐变小,上面有少数散生的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锐刺毛;叶柄长10-16cm,有小裂片;中部及上部的茎生叶长圆披针形,长3-12cm,无毛,带粉霜,基部宽心形至少半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萼片4,稍开展,长圆形,外侧2枚略大,基部略呈囊状;花瓣4,黄色,倒披针形,长4-8mm,有短宽爪;雄蕊4长2短;雌蕊1,桂头头状。长角果细圆柱形,长3.5-8cm,具喙。种子球形,褐色或浅棕黄色,表面有细网状纹。花期3-4月,果期5-6月。

化学成分

含挥发性异硫代氰酸盐7.24-8.55mg/g。

归经

肝;脾;肺;大肠经

性味

辛;苦;寒

注意

《本草从新》:实热相宜,虚寒勿使。

功能主治

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主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症积;疮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1.《名医别录》:主明目。

2.《千金.食治》:疗黄疸,利小便。

3.《唐本草》:主目暗。

4.盂诜:治热黄结实不通。

5.《本草拾遗》:和油敷蜘蛛咬,恐毒入肉,亦捣为末,酒服。

6.《本草备要》:泻热解毒,利水明目。治小儿血痢,一切疮疽。

7.《医林纂要》:益肝行气,去郁热,攻积聚、杀虫毒。

8.《本草纲目》:蔓菁子,可升可降,能汗能吐能下,能利小便,又能明目,解毒,其功甚伟。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芜菁子

功效作用

功能
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
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症积,疮疽,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相关论述
《云谷杂记》:“今人年壮而发白者,目之曰‘蒜发’,犹言宣发也。宣发见于陆德明易说卦释文中,此固人所知也。而蒜发书传间或未之见,独本草芜菁条下云:‘蔓菁子厌油、涂头,能变蒜发。’此亦可为据也。”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青盲瞳子不坏者,蔓菁子六升(蒸之),看气遍合甑下,以釜中热汤淋之,即暴干,如是三度讫,捣筛,清酒服二方寸匕,渐至加三匕。(《外台》引《必效方》蔓菁子散)

2、劳伤肝气目暗,蔓菁子二升(淘令净,蒸曝三五遍)。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清粥饮调下一钱,日三四服。(《圣惠方》)

3、明目,芜菁子三升,净淘,以清洒三升,煮令熟,暴干,治下筛,以井花水和服方寸匕,稍加至三匕。无所忌,可少少服之,令人充肥,明目洞视。水煮酒服亦可。(《千金要方》补肝芜菁子散)

4、治黄疸,①皮肤、眼睛如金色,小便赤:生蔓菁子末,熟水凋下方寸匕。日三。(《孙真人食忌》)②阴黄汗染衣涕唾黄:取蔓菁子捣末,平旦以井花水服一匙,日汗愈。(《外台》

5、治心腹作胀,蔓菁子一大合,拣净,捣。熟研,水一升更和研,滤取汁,可得一盏,顿服。(《外台》)

6、治妊娠小便不利,芜菁子,末,水服方寸匕。日二(《子母秘录》)

7、治大小便关格闭塞,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之即通,通后汗出勿怪。(《圣惠方》)

加工炮制

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6-7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十字花科植物芜菁。
形态特征
植物芜菁,别名地蔓菁《内蒙古植物志》,扁萝卜、圆根(云南、西藏),盘菜(浙江)。为二年生草本,高达100厘米;块根肉质,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外皮白色、黄色或红色,根肉质白色或黄色,无辣味;茎直立,有分枝,下部稍有毛,上部无毛。基生叶大头羽裂或为复叶,长20-34厘米,顶裂片或小叶很大,边缘波状或浅裂,侧裂片或小叶约5对,向下渐变小,上面有少数散生刺毛,下面有白色尖锐刺毛;叶柄长10-16厘米,有小裂片;中部及上部茎生叶长圆披针形,长3-12厘米,无毛,带粉霜,基部宽心形,至少半抱茎,无柄。总状花序顶生;花直径4-5毫米;花梗长10-15毫米;萼片长圆形,长4-6毫米;花瓣鲜黄色,倒披针形,长4-8毫米,有短爪。长角果线形,长3.5-8厘米,果瓣具1显明中脉;喙长10-20毫米;果梗长达3厘米。种子球形,直径约1.8毫米,浅黄棕色,近种脐处黑色,有细网状窠穴。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长环境
喜湿润的砂质壤土,适应偏酸性土壤,要求湿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