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肉

獭肉,中药名。为鼬科动物水獭LutralutraLinnaeus、江獭LutraperspicillataGeoffroy、小爪水獭AonyxcinereaIlliger的肉。水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江獭分布于广东珠江口沿海和云南南部地区。小爪水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具有益阴清热,和血通经,利水通便之功效。用于虚劳咳嗽,劳热骨蒸,时疫温病,水肿胀满,经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别名 -
药味 味甘、咸
药性
归经 味甘、咸,性寒。归肺、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益阴清热,和血通经,利水通便。
主治

虚劳咳嗽,劳热骨蒸,时疫温病,水肿胀满,经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獭肉
  • 獭肉
  • 獭肉
獭肉

《中药大辞典》:獭肉

拼音注音
Tǎ Ròu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鼬科动物水獭

性味

甘咸,寒。

①《食疗本草》:"性寒,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咸,平,无毒。"

注意

①陶弘景:"不可与兔肉杂食。"

②《本草图经》:"消阳气,宜少食。"

③《医林纂要》:"忌柿同食。"

功能主治

治虚劳骨蒸,水肿胀满,二便秘涩,妇女经闭。

①《别录》:"疗疫气,温病。"

②《本草图经》:"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营卫虚满及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涩。"

③《饮膳正要》:"咳嗽劳损。"

④《医林纂要》:"益阴,杀鱼虫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炙干入散剂。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复方

①治寒热毒风水虚胀:水獭一头,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炙令干,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食疗本草》)

②治折伤:水獭一个,用罐子纳,以泥固济,放干,烧灰,细末,以黄米煮粥,于伤处摊,以水獭一钱末,粥上掺,便用帛子裹系,止疼痛。(《经验后方》)

各家论述

孟诜:"谨按(獭肉)服之下水胀。但热毒风虚胀,服之即瘥。若是冷气虚胀食,益虚肿甚也。只治热,不治冷,不可一概尔。"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獭肉

拼音注音
Tǎ Ròu
英文名
Otter as food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鼬科动物水獭、江獭、小爪水獭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utra lutra Linnaeus2.Lutra perspicillata Geoffroy3.Aonyx cinerea Illiger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皮,剖腹,除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置通风阴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河流、湖泊、水透明度较大、水生植物较少而鱼类较多处。具夜行性,以各种鱼类为食。

2.生活于江河流域与海岸。集群生活,以鱼为食。性凶猛,也与犬斗。

3.小生活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营半水栖生活。

资源分布:1.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分布于广东珠江口沿海和云南南部地区。

3.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原形态

1.体细长呈圆筒状,长60-80cm,体重2-7.5kg;雄较雌大。头部宽而稍扁,吻端短粗,须粗硬,鼻垫小,眼小,耳小而圆。四肢粗短,趾间具蹼。爪短、侧扁而尖锐;下额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在前肢腕垫后面有较短的刚毛数根。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泽。上唇白色,颊两侧及颈下为污白色。腹毛较长呈栗棕色,余者毛色为棕褐色或咖啡色。

2.江獭,外形与普通水獭相似,但体形较大,体重可达15kg以上。头大,耳短小而圆,鼻垫裸露的上缘与毛区的交界处,除中央稍凸外,几乎有一直线。四肢指(趾)爪,比小爪水獭略大。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尾形甚扁阔,末端尾毛甚短。体毛短呈浅黑褐色,两颊、颈侧和颏喉部针毛白色或灰白色,绒毛浅灰褐色。四肢毛色稍显棕黄色。

3.小爪水獭,体形扁而显和。体重一般不超过3kg。鼻垫上缘与毛区交界处一直线横过;脸部触须与水獭无异唯下颌的正前方和两侧有几根短刚毛;爪极小,趾垫甚发达。牙齿特征与水獭相似,但缺第1上前臼齿,下颌门齿横列整齐。全身被咖啡色毛,毛尖显白色,具光泽。

化学成分

水獭及江獭等同属甘些种的肉含蛋白质(protein),肌红蛋白(myoglobin),肽类(peptides),氨基酸(amino acids)等。

归经

肺;肝经

性味

味甘;咸;性寒

注意

1.《本草经集注》:“其肉不可与兔肉杂食。”2.《本草图经》:“消阳气,不益男子,宜少食。”3.《饮食须知》:“勿同橙、橘、鸡肉、鸡子、兔肉食。”4.《医林纂要·药性》:“忌柿同食。”

功能主治

益阴清热;和血通经;利水通便。主主治虚劳咳嗽;劳热骨蒸;时疫温病;水肿胀满;经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适量;或炙干入散剂。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敷。

复方

①治寒热毒风水虚胀:水獭一头,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炙令干,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食疗本草》)②治折伤:水獭一个,用罐子纳,以泥固济,放干,烧灰细末,以黄米煮粥,于伤处摊,以水獭一钱末,粥上掺,便用帛子裹系,止疼痛。(《经验后方》)

各家论述

1.孟诜:谨按(獭肉)服之下水胀。但热毒风虚胀,服之即瘥。若是冷气虚胀食,益虚肿甚也。只治热,不治冷,不可一概尔。

2.《别录》:疗疫气,温病。

3.《本草图经》:主骨蒸热劳,血脉不行,营卫虚满及女子经络不通,血热,大小肠秘涩。

4.《饮膳正要》:咳嗽劳损。

5.《医林纂要》:益阴,杀鱼虫毒。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獭肉

功效作用

功能

益阴清热,和血通经,利水通便。

主治

虚劳咳嗽,劳热骨蒸,时疫温病,水肿胀满,经闭,小便不利,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适量;或炙干入散剂。外用:适量,煅存性研末敷。

注意事项

1、《本草图经》:“消阳气,不益男子,宜少食。”

2、《饮食须知》:“勿同橙、橘、鸡肉、鸡子、兔肉食。”

3、《医林纂要·药性》:“忌柿同食。”

相关论述

《随息居饮食谱》:“清血热,理骨蒸,下水通经,祛毒风,利大小便。”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寒热毒风水虚胀:水獭一头。剥去皮和五脏、骨头、尾等,炙令干,杵末,水下方寸匕,日二服。十日差。(《食疗本草》)

附注

孟诜:“谨按(獭肉)服之下水胀。但热毒风虚胀,服之即瘥。若是冷气虚胀,食益虚,肿甚也。只治热,不治冷,不可一概尔。”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捕捉。宰杀后,剥皮,剖腹,除去内脏,取肉鲜用或置通风处阴干。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鼬科动物水獭、江獭、小爪水獭。

形态特征

1、水獭:又名獭、水狗、獭猫。属半水栖生活的动物。体细长呈圆筒状,长60-80cm,体重2-7.5kg;雄较雌大。头部宽而稍扁,吻端短粗,须粗硬,鼻垫小,眼小,耳小而圆。四肢粗短,趾间具蹼。爪短、侧扁而尖锐;下额中央有数根短的硬须;在前肢腕垫后面有较短的刚毛数根。尾长,超过体长之半。全身毛短而密,有光泽。上唇白色,颊两侧及颈下为污白色。腹毛较长呈栗棕色,余者毛色为棕褐色或咖啡色。

2、江獭:又名滑獭、咸水獭、海獭、印度水獭。外形与普通水獭相似,但体形较大,体重可达15kg以上。头大,耳短小而圆,鼻垫裸露的上缘与毛区的交界处,除中央稍凸外,几乎为一直线。四肢指(趾)爪,比小爪水獭略大。尾长约为体长之半,尾形甚扁阔,末端尾毛甚短。体毛短呈浅黑褐色,两颊、颈侧和颏喉部针毛白色或灰白色,绒毛浅灰褐色。四肢毛色稍显棕黄色。

3、小爪水獭:又名小爪獭、水猫子。体形扁而显长。体重一般不超过3kg。鼻垫上缘与毛区交界处呈一直线横过;脸部触须与水獭无异,唯下颌的正前方和两侧有几根短刚毛;爪极小,趾垫甚发达。牙齿特征与水獭相似,但缺第1上前臼齿,下颌门齿横列整齐。全身被咖啡色毛,毛尖显白色,具光泽。

分布区域

1、水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江獭:分布于广东珠江口沿海和云南南部地区。

3、小爪水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道地产区

1、水獭:分布于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江獭:分布于广东珠江口沿海和云南南部地区。

3、小爪水獭: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