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娘子

青娘子,中药名。为芫青科昆虫绿芫菁青LyttacaraganaePallas的干燥虫体。分布于河北、江苏、浙江、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具有利尿,祛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小便不利,闭经,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淋巴结结核。
别名 青虫、相思虫
药味 味辛
药性 微温
归经 味辛,性微温。归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利尿,祛瘀,解毒。
主治 用于小便不利,闭经,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淋巴结结核。
青娘子
  • 青娘子
  • 青娘子
青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娘子

拼音注音
Qīnɡ Niánɡ Zǐ
别名

青虫、相思虫

来源

芫菁科昆虫绿芫菁Lytta caraganae Pallas的干燥虫体。7~8月捕捉,沸水中烫死,晒干。

炮制

将原药去头、足、翅翼,用米同炒至老黄色,筛去米即得。

性味

辛,微温。有毒。

注意

体虚及孕妇禁用。

功能主治

利尿,祛瘀,解毒。用于小便不利,闭经,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

0.5~1分。外用适量。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青娘子

拼音注音
Qīnɡ Niánɡ Zǐ
别名

芫蜻(《雷公炮炙论》),芫青(《别录》),青娘虫、相思虫(《苏州本产药材》),青虫(《中药志》)。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芫青科昆虫绿芫青的干燥全虫。4~5月间捕捉,捕得后入沸水中烫死。或置容器中蒸死,取出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分布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西、内蒙古等地.产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原形态

体绿色或蓝绿色,有光泽,个别虫体的鞘翅有时呈蓝紫色。体长12~20毫米。头略呈三角形,头部刻点弱而稀疏,额前端有半球形复眼1对,复眼间有3个小凹陷横列,额中央具有1小红圆斑,头顶中央有1条纵沟纹。触角1对,11节,末端数节膨大,呈念珠状,末节末端尖锐。前胸横阔,前端束狭,前胸背板刻点弱而稀疏,中央具1条纵沟纹,后缘前面有1条横沟。小楯片三角形,边缘厚而隆起。翅2对,前翅为革质的鞘翅,后翅膜质,两侧平行,翅面刻点密集呈皱状,具3条不明显的纵脊纹。足3对,细长,体腹面具细绒毛。

成虫能飞翔,主要危害蚕豆及其他豆科植物。

性状

干燥虫体长圆形,长1~2厘米,宽4~5毫米.头略呈三角形,蓝紫色,有光泽;眼小,微突。鞘翅全部呈亮绿色,蓝紫色或红紫色而具美丽的光泽;膜翅淡棕色,有4条较明显的脉纹。胸部突起,腹部具5体节。足3对多已脱落。气微臭。以身子、完整、色青绿鲜艳有光泽者为佳。

化学成分

含斑蝥素及脂肪等。

炮制

拣净杂质,和米同炒至米呈焦黄为度,取出,去净米粒,除去足及翅。(每青娘子10斤用米2斤)

《雷公炮炙论》:"凡修事芫蜻,用糯米、小麻子相拌同炒,待米黄黑,出,去麻于等,去两翅、足并头。"

性味

辛,温,有毒。

《别录》:"味辛,微温,有毒。"

注意

有剧毒,内服宜慎;体弱及孕妇忌服。

《纲目》:"畏、恶同斑蝥。"

功能主治

攻毒,逐瘀。治瘰疬,狂犬咬伤。

①《别录》:"堕胎。"

②陶弘景:"疗鼠瘘。"

③《纲目》:"主疝气,利小水,消瘰疬。下痰结。治耳聋,目翳,猘犬伤毒。余功同斑蝥。"

用法用量

内服:炒炙后煎汤,1~2枚;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瘘肿病:斑猫四十枚(去头、足、翅,熬),桂心四分,芫青十枚(去足、翅,熬),葛上亭长三十枚(熬)。上四味捣下筛,酒服半钱匕,日一。忌生葱。(《刘涓子鬼遗方》)

②治疯狗咬伤:青娘子三个(去翅、足,四十岁加一个,五、六十岁加二个)。红娘子二个,斑猫五个(并去翅、足,若四十岁各加一个,五十岁各加二个),海马半个,续随子一分,乳香、沉香、桔梗各半分,酥油少许。为末,十岁者作四服,十五岁作三服,二十岁作二服,三十岁作一服。(《谈埜翁试验方》)

③治偏坠小肠气:青娘、红娘虫各十粒,白面拌炒黄色,去二项虫,以白滚汤调服。(《摄生众妙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青娘子

功效作用

功能
利尿,祛瘀,解毒。
主治
用于小便不利,闭经,狂犬咬伤,;外用治疥癣疮疡,淋巴结结核。
用法用量
用量0.15-0.3克。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
体虚及孕妇禁用。
相关论述

1、《名医名录》:“堕胎。”

2、《本草纲目》:“主疝气,利小水,消瘰疬,下痰结。治耳聋,目翳,猘犬伤毒。余功同斑蝥。”

3、《本草纲目》:“畏、恶同斑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为捕捉期,一般在清早露水未干前,青娘子翅湿不能飞起,用手捕捉,在捕捉时最好带上手套及口罩,以免刺激皮肤及粘膜,还要防止刺激眼睛。或用蝇拍打落,用竹筷夹入布袋内。捉回后,连布袋放入沸水中烫死,取出晒干。
炮制方法

1、青娘子: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剪去头、翅、足。

2、米炒青娘子与米置锅内,文火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放凉。每100kg青娘子用米20kg。将原药去头、足、翅翼,用米同炒至老黄色,然后筛去米即可。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呈长圆形,长0.8-2.2cm,宽0.4-0.5cm。头略呈三角形,与身体垂直,蓝紫色,有光泽。眼小微突出。前胸宽阔,前段较狭,小楯片三角形,边缘厚而隆起。背部1对鞘翅,呈亮绿色、蓝紫色或红紫色,具美丽的光泽,其下为1对淡棕色膜翅,具4条较明显的脉纹。胸部突起,腹部具5体节。有足3对,多已脱落,气微臭。以虫体完整、个大、色青绿色、鲜艳且有光泽者为佳。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芫青科昆虫绿芫菁青。
形态特征
体绿色或蓝绿色,有美丽的光泽,(个别虫体的鞘翅有时呈蓝紫色)。体长1.2-2厘米,宽4-5毫米。头略呈三角形,蓝紫色,眼小,微突出,额前端复眼之间有3个小凹陷横列,额中央具有1小红圆斑。触角11节,末端数节膨大,呈串珠状,末节末端尖锐。鞘翅两侧平行,翅面刻点密集成皱状,具3条不甚明显的纵脊纹,膜翅膜淡棕色,前胸横阔,腹部分节呈环纹状,腹面具短绒毛。足细长,药材为干燥虫体,触角及足多已脱落,气微臭。
分布区域
布于河北、江苏、浙江、山西、内蒙古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