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珠

无缝珠,中药名。为小菌核无孢科菌属真菌无缝珠Sclerotiumsp.(小核菌)的菌核。无缝珠,分布于我国安徽、河南、湖北。具有收敛止血之功效。主治各种出血症。
别名 吐血莲(《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味 味微咸、涩
药性
归经 味微咸、涩,性平。入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收敛止血。
主治 各种出血症。
无缝珠
  • 无缝珠
  • 无缝珠
无缝珠
别名

吐血莲

来源

真菌类无孢霉群无缝珠Sclerotium sp.,以菌核入药。

生境分布

生于海拔500~900米高处的山坡地下,坡面多生密林,沿坡度走向蔓延生长,或沿树根而生,深度多在12~35厘米左右,最浅的只在土表下。分布于安徽、河南、湖北。

性味

微咸,平。

功能主治

止血。主治各种内出血。

用法用量

研末用。用量1.5~3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无缝珠

功效作用

功能
收敛止血。
主治
各种出血症。
用法用量
内服:3-9g。外用:适量,捣敷。
相关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菌核:味微咸、涩,性平。有止血的功效。”“本品以菌核部位入药,在该属中此种菌核较大,直径往往在1cm以上,多生于山坡地面,其深度约在20-35cm左右。同属其他种类的菌核均较小,如:洋葱小核菌S.cepivorumBerk,稻小核菌S.otyzaeCatt,郁金香小核菌S.tuliparumKlb.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采挖出以后,洗去泥土,晒干,研末。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小菌核无孢科菌属真菌无缝珠。
形态特征
菌核初期为白色,表面粗糙,后逐渐变为淡黄色至褐色,表面平滑而有光泽,不与菌丝相连,为球形或近球形,直径0.5-1.2毫米左右,形似油菜籽,菌核断面十分紧密。
分布区域
分布于我国安徽、河南、湖北。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500-900米高处的山坡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