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藤

朱砂藤,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朱砂藤Cynanchumofficinale(Hemsl.)TsiangetZhang的根。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具有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别名 -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温。归胃、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朱砂藤
  • 朱砂藤
  • 朱砂藤
  • 朱砂藤
朱砂藤
拼音注音
Zhū Shā Ténɡ
别名

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

来源

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ropis officinalis Hemsl.],以入药。

生境分布

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

苦,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理气,止痛,强筋骨,除风湿,明目。主治胃痛,腹痛,腰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1~2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朱砂藤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腰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
注意事项
《广西民族药简编》:“忌吃酸辣食物。”
相关论述
《广西民族药简编》:“治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产妇缺乳。”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损伤:朱砂藤、苦荞头、大血藤、凌霄花、树人参各三钱,破骨风、乌梢风、桑皮各二钱,水煎服。

2、治水肿:朱砂藤、桑皮、地瓜藤、活麻根各四钱,茯苓皮,通草各三钱,水煎服。

3、治消化不良,食积腹痛:朱砂藤、矮茶风、红子根、黄荆根各四钱,鱼鳅串、鱼腥草各三钱,水煎服。(1-3方出自《万县中草药》)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萝藦科植物朱砂藤。
形态特征
朱砂藤又名:湖北白前。藤状灌木;主根圆柱状,单生或自顶部起2分叉,干后暗褐色;嫩茎具单列毛。叶对生,薄纸质,无毛或背面具微毛,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5-12厘米,基部宽3-7.5厘米,向端部渐尖,基部耳形;叶柄长2-6厘米。聚伞花序腋生,长3-8厘米,着花约10朵;花萼裂片外面具微毛,花萼内面基部具腺体5枚;花冠淡绿色或白色;副花冠肉质,深5裂,裂片卵形,内面中部具1圆形的舌状片;花粉块每室1个,长圆形,下垂;子房无毛,柱头略为隆起,顶端2裂。蓇葖通常仅1枚发育,向端部渐尖,基部狭楔形,长达11厘米,直径1厘米;种子长圆状卵形,顶端略呈截形;种毛白色绢质,长2厘米。花期5-8月,果期7-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路边、水边或灌木丛中及疏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