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柏

香柏,中药名。为松科植物雪松Cedrusdeodara(Roxb.)G.Don的叶、木材。原产阿富汗、印度。我国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杭州、南平、台湾、昆明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肠风便血,水肿,风湿痹痛,麻风病。

别名 -
药味 味辛、涩
药性
归经 味辛、涩,性温。归心、肝、胃、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利湿,散瘀止血。
主治

用于痢疾,肠风便血,水肿,风湿痹痛,麻风病。

香柏
  • 香柏
  • 香柏
  • 香柏
  • 香柏
  • 香柏
香柏
拼音注音
Xiānɡ Bǎi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雪松的叶、木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drus deodara(Roxb.)G.Don[Pinusdeodara Roxb.]

采收和储藏:叶全年可采,木材在伐木时采收,去皮,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300-3300m高山地带,原产阿富汗、印度。

资源分布:我国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杭州、南平、台湾、昆明等地有栽培。

原形态

乔木,高15-20m。胸围1m左右。树皮深灰色,鳞片状开裂。枝平展、斜展或下垂;小枝常下垂,一年生枝淡灰黄色,密生短绒毛,微有白粉,二、三年生枝淡灰褐色。叶针形,坚硬,淡绿色或深绿色,在短枝上成簇生状,长2.5-5cm,宽1-1.5mm,上部较宽,先端锐尖,下部渐窄,常成三棱形,叶腹面两侧各有2-3条气孔线,背面4-6条,幼时气孔线有白粉。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长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2-3cm,径约lcm;雌球花卵圆形,长约8mm,径约5mm。球果熟时红褐色,卵圆形或宽椭圆形,长7-12cm,径5-7cm,有短梗,先端圆钝;中部种鳞扇状倒三角形,长2.5-4cm,宽4-6cm,鳞背密生短绒毛;苞鳞短小。种子近三角状,种翅宽大,比种子长,包含种子长2.2-3.7cm

化学成分

木部含雪松醇(centdarol),异雪松醇(isocentdarol),喜马拉雅杉醇(himachalol),别喜马拉雅杉醇(allohimachlol)。 茎皮含雪松素(deodarin),雪松素-4-葡萄糖甙(deodarin-4'-glucoside)。 花粉含波菜甾醇(spin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右旋松醇(pinitol),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丙二酸(malonic acid),果糖(fructcoe),半乳糖(galactose),葡萄糖(glu-cose)和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的多糖及以精氨酸(argi-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和赖氨酸(lysine)等为主的16种氨基酸,去氢松香酸(dehydroabietic acid),15-羟基去氢松香酸(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7α,18-二羟基去氢松香醇(7α,18-dihydroxydehydroabietanol),柚皮素(naringenin),β-谷甾酰-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7β,15-二羟基去氢松香酸(7β,15-dihydroxydehydroabetic acid),十六烷-1,16-二醇-7-咖啡酰酯(7-caffcoyl oxy hexadecane-1,16-diol),7β-羟基去氢松香酸(7β,18-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15-羟基松香酸(15-hydrox-yabietic)7β,18-二羟基去氢松香醇(7β,18-dihydroxyde-hydroa bietanol),15-甲氧基松香酸(15-methoxyabietic acid),9-咖啡酰氧十六醇(9-caffeoyloxyhexadecanol),还含异鼠李素(iso-rhamnetin),槲皮素(quercetin)和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

性味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散瘀止血。主痢疾;肠风便血;水肿;风湿痹痛;麻风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香柏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利湿,散瘀止血。

主治

用于痢疾,肠风便血,水肿,风湿痹痛,麻风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注意事项

阴虚者慎用。

相关论述

《台湾药用植物志》:“为驱风药,发汗剂,利尿剂。治发烧,胃肠气胀,溃疡病,水肿,泌尿器疾患,痔疾,麻风。”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叶全年可采,木材在伐木时采收,去皮,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松科植物雪松。

形态特征

香柏又名:喜马拉雅杉。乔木,高15-20m。胸围1m左右。树皮深灰色,鳞片状开裂。枝平展、斜展或下垂;小枝常下垂,一年生枝淡灰黄色,密生短绒毛,微有白粉,二、三年生枝淡灰褐色。叶针形,坚硬,淡绿色或深绿色,在短枝上成簇生状,长2.5-5cm,宽1-1.5mm,上部较宽,先端锐尖,下部渐窄,常成三棱形,叶腹面两侧各有2-3条气孔线,背面4-6条,幼时气孔线有白粉。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长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2-3cm,径约lcm;雌球花卵圆形,长约8mm,径约5mm。球果熟时红褐色,卵圆形或宽椭圆形,长7-12cm,径5-7cm,有短梗,先端圆钝;中部种鳞扇状倒三角形,长2.5-4cm,宽4-6cm,鳞背密生短绒毛;苞鳞短小。种子近三角状,种翅宽大,比种子长,包含种子长2.2-3.7cm。

分布区域

生于海拔1300-3300m高山地带,原产阿富汗、印度。我国北京、旅顺、大连、青岛、徐州、上海、南京、杭州、南平、台湾、昆明等地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