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冬青

沙冬青,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科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Maxim.exKom.)Chengf.[PiptanthusmongolicusMaxim.exKom.]或小沙冬青Ammopiptanthusnanus(Popov)Chengf.[PiptanthusnanusPopov]的茎、叶。沙冬青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小沙冬青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之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疼痛,冻伤。

别名 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
药味 味苦、微辛
药性
归经 味苦、微辛,性温。归心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主治

用于风湿性关节疼痛,冻伤。

沙冬青
  • 沙冬青
  • 沙冬青
  • 沙冬青
  • 沙冬青
  • 沙冬青
  • 沙冬青
  • 沙冬青
  • 沙冬青
沙冬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沙冬青

拼音注音
Shā Dōnɡ Qīnɡ
别名

蒙古黄花木、蒙赫-哈尔加纳、冬青[内蒙古]

来源

豆科黄花木属植物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Cheng f. [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 ex Komar.],以鲜茎、叶入药。随用随采。

性味

辛、苦,温。有毒。

注意

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冻伤。

用法用量

煎汤熏洗或熬成浓缩膏涂患处;配方可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沙冬青

拼音注音
Shā Dōnɡ Qīnɡ
出处

《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

为豆科植物沙冬青茎叶。随采随用。

生境分布

生于沙丘、山坡、河边。分布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

原形态

常绿灌木。小枝密生平贴短柔毛。掌状三出复叶,少有单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2~3.8厘米,宽6~20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微凹、基部楔形,两面密生白色绵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小,与叶柄连合而抱茎。总状花序顶生,花密生;苞片卵形,有白色短柔毛;萼筒状,疏生柔毛;花冠黄色。荚果扁平,长椭圆形,无毛。种子肾形。

毒性

有毒。

功能主治

煎汤熏洗冻疮。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沙冬青

拼音注音
Shā Dōnɡ Qīnɡ
别名

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

英文名
Stem and leaf of Mongolian Ammopiptanthus
出处

出自《宁夏中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科植物沙冬青或小沙冬青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ex Kom.)Cheng f.[Piptanthus mongolicus Maxim.ex Kom.]2.Ammopiptanthus nanus (Popov)Cheng f.[Piptanthus nanus Popo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沙丘、山坡、河边。

2.生于砾石山坡、多砾石河床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

2.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

原形态

1.沙冬青 常绿灌木,高1-2m。小枝密生平贴短柔毛;木质枝具暗褐色髓。叶为掌状三出复叶,少有单叶;叶柄长5-10mm,密生银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与叶柄结合;小叶菱状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1.5-4cm,宽6-20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两面密被银白色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8-12朵;苞片宽卵形,长5-6mm,被白色绒毛;花梗近无毛;萼筒钟形,齿三角形,有时2齿结合成1大齿;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20-22mm,翼瓣长于旗瓣,长圆形,爪长约为瓣片的1/4,龙骨瓣两片分离,耳长约1.5mm;雄蕊分离;子房具柄,无毛。荚果长圆形,扁,长5-8cm,宽 1.5-2cm,先端锐尖,无毛。种子2-5颗,圆肾形,径约6mm。花期4-5月,果期5-6月。

2.小沙冬青 常绿小灌木,高40-70cm。老枝粗达1.5cm,草褐色或黄绿色,木质部淡黄色;小枝被短柔毛,呈灰白色。托叶披针形,被短柔毛;叶为单叶,极少为三出复叶;小叶宽椭圆形、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5cm,宽1-2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具3主脉,两面密被短柔毛,呈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约10花,花梗长6-9mm,被短柔毛;萼筒钟形,齿三角状;花冠黄色;雄蕊分离。荚果长圆形,稍膨胀,有皱纹。种子1-5颗,肾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学成分

沙冬青嫩枝和叶中含生物碱,叶中含右旋3a-羟基羽扇豆碱(3a-hydroxylupanine),7-3ˊ-二羟基-4ˊ-甲氧基异黄酮(7,3ˊ-di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4-甲氧基异黄酮-7-β-D-吡喃葡萄糖甙(4ˊ-methoxyisoflavone-7-β-D-glucopyranoside),右旋蒎立醇(pinitol),水杨酸(salicylic acid),7-羟基-4ˊ-甲氧基异黄酮(7-hydroxy-4ˊmethoxyisoflavone),左旋黄花木碱(piptanthine)。本品还含白藜芦醇(resveratrol),鹰爪豆碱(sparteine),右旋羽扇豆碱(lupanine),a-异鹰爪豆碱(a-isosparteine),黄花木碱,黄花木胺(piptamine),大豆素(daidzein),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3ˊ-羟基刺芒柄花素(3ˊ-hydroxyformononetin),6,4ˊ-二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kakkatin),芒柄花甙(ononin)。

药理作用

沙冬青的乙醇提取物含白藜芦醇。20-200μg/ml的白藜芦醇能降低外-β-D-葡聚糖酶(以对硝基苯-β-D-吡喃葡聚糖苷为底物)的活性30%-80%。

归经

心经

性味

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散瘀。主冻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浓缩成膏涂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沙冬青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主治

用于风湿性关节疼痛,冻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浓缩成膏涂患处。

注意事项

《全国中草药汇编》:“只作外用,不可内服。”

药理作用

具有镇痛、抗癌作用。

相关论述

1、《内蒙古中草药》:“辛,味苦,微温。有毒。”

2、《内蒙古中草药》:“舒筋活血,止痛。”

3、《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主治冻伤,慢性风湿性关节痛。”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痛:沙冬青枝叶500g,沙红柳1000g,小白蒿1500g,侧柏叶500g。煎水熏洗,每日1次,7d为1个疗程(热型患者忌洗)。

2、治疗冻伤:沙冬青叶、茄梗各等量,加水煎熬5h,取3次滤液合并浓缩成膏,涂患处。治疗Ⅰ、Ⅱ、Ⅲ度冻伤,效果良好。(1-2方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豆科植物科植物沙冬青或小沙冬青。

形态特征

1、沙冬青:常绿灌木,高1-2m。小枝密生平贴短柔毛;木质枝具暗褐色髓。叶为掌状三出复叶,少有单叶;叶柄长5-10mm,密生银白色短柔毛;托叶小,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与叶柄结合;小叶菱状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1.5-4cm,宽6-20mm,先端锐尖或钝,基部楔形,两面密被银白色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花8-12朵;苞片宽卵形,长5-6mm,被白色绒毛;花梗近无毛;萼筒钟形,齿三角形,有时2齿结合成1大齿;花冠黄色,旗瓣倒卵形,长20-22mm,翼瓣长于旗瓣,长圆形,爪长约为瓣片的1/4,龙骨瓣两片分离,耳长约1.5mm;雄蕊分离;子房具柄,无毛。荚果长圆形,扁,长5-8cm,宽1.5-2cm,先端锐尖,无毛。种子2-5颗,圆肾形,径约6mm。花期4-5月,果期5-6月。 2、小沙冬青又名新疆沙冬青。常绿小灌木,高40-70cm。老枝粗达1.5cm,草褐色或黄绿色,木质部淡黄色;小枝被短柔毛,呈灰白色。托叶披针形,被短柔毛;叶为单叶,极少为三出复叶;小叶宽椭圆形、宽倒卵形或倒卵形,长2-2.5cm,宽1-2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或稍圆,具3主脉,两面密被短柔毛,呈灰绿色。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约10花,花梗长6-9mm,被短柔毛;萼筒钟形,齿三角状;花冠黄色;雄蕊分离。荚果长圆形,稍膨胀,有皱纹。种子1-5颗,肾形。花期5-6月,果期7-8月。

分布区域

1、沙冬青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 2、小沙冬青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

生长环境

1、沙冬青生于沙丘、山坡、河边。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 2、小沙冬青生于砾石山坡、多砾石河床上。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