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朝阳根

水朝阳根,中药名。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水朝阳Inula helianthusaquatica C.Y.Wu ex Ling的根。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牙龈肿痛,口腔溃烂,骨折。
别名 旋覆花根、金沸草根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肿止痛。
主治 牙龈肿痛,口腔溃烂,骨折。
水朝阳根
  • 水朝阳根
  • 水朝阳根
水朝阳根

《中药大辞典》:水朝阳根

拼音注音
Shuǐ Zhāo Yánɡ Gēn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水朝阳。夏、秋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水朝阳"条。

功能主治

消肿。治牙龈、口腔糜烂,用鲜根捣烂贴太阳穴。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朝阳根

拼音注音
Shuǐ Zhāo Yánɡ Gēn
英文名
root of Aquatic-sunflower Inula.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水朝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helianthusaquatilis C. Y. Wuex Lin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湿润坡地、林中溪岸、稻田或河流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水朝阳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常有具鳞片状叶和顶芽的细铺枝,茎下部也常有不定根。茎直立,高30-80cm,上端分枝,绿色而染以紫斑。单叶互生;叶片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4-4cm,下部叶渐狭成柄状,花期枯萎;叶部以上叶无柄,基部圆形或锲形,半抱茎,上面无毛,下面有黄色腺点,脉上具短柔毛。头状花序生于茎端或权端,径2.5-4.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多层,外层线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舌关花较总苞片2-3倍,舌片黄色,线形,长约1.5cm;管状花花冠长约3mm,有披针形裂片,裂片有腺点;冠毛污白色。瘦果圆柱形,有10条深沟,无毛。花期6-10月,果期9-10月。

性味

味咸;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主牙龈炎;口腔溃疡;骨折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水朝阳根

功效作用

功能
消肿止痛。
主治
牙龈肿痛,口腔溃烂,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面寒疼:旋覆花根、水牛肉。水酒为引,煎服。(《滇南本草》)

2、治外伤骨折:金沸草根、虎杖、连钱草各适量。捣绒兑甜酒,焙热外敷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3、治牙龈、口腔糜烂:用旋覆花鲜根捣烂,贴太阳穴(《云南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水朝阳。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长,常有具鳞片状叶和顶芽的细匍枝,茎下部也常有不定根。茎直立,高30-80cm,上端分枝,绿色而染以紫斑。单叶互生;叶片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0cm,宽1.4-4cm,下部叶渐狭成柄状,花期枯萎;中部以上叶无柄,基部圆形或楔形,半抱茎,上面无毛,下面有黄色腺点,脉上具短柔毛。头状花序生于茎端或枝端,径2.5-4.5cm;总苞半球形;总苞片多层,外层线形,内层线状披针形;舌状花舌片黄色,线形,长约1.5cm;管状花花冠长约3mm,有披针形裂片,裂片有腺点;冠毛污白色。瘦果圆柱形,有10条深沟,无毛。花期6-10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甘肃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低山湿润坡地、林中溪岸、稻田或河流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