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鬼蕉,中药名。为石蒜科植物蜘蛛兰Hymenocallislittoralis(Jacq.)Salisb.的叶。分布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引种栽培。原产热带美洲。具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之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痈疽疮肿,痔疮。
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痈疽疮肿,痔疮。
引水蕉、郁蕉
药材基源:为石蒜种植物蜘蛛兰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menocallis littoralis(Jacq.)Salisb.[Pancratium littoralis Jacq.;H.americana Roe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叶,洗净,切碎鲜用。
生态环境: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引种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热带美洲。
蜘蛛兰 多年生草本。鳞茎球形。叶10-12枚,无柄;叶片剑形,长45-75cm,宽2.5-6c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深绿色,多脉。花茎扁平,实心,高30-80cm;佛焰苞状总苞片长5-8cm,基部极阔;花茎顶端生花3-8朵;花白色,无柄;花被管圆柱形,纤细,长短不等,长者可达10cm以上;花被裂片线形,通常短于花被管;雄蕊着生于花被管喉部,花丝基部合生成杯形体(雄蕊杯),钟形或阔漏斗形,长约2.5cm,有齿,花丝分离部分长3-5cm,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约与雄蕊等长或更长。蒴果肉质。花期夏末秋初。
鳞茎含生物碱:水鬼蕉碱( pancratistatine),水仙克拉辛碱(narciclasine),7-脱氧水仙克拉辛碱(7-deoxynarci-clasine),7-脱氧-反式-二氢水仙克拉辛碱(7-deoxy-trans-dihy-dronarciclasine),水鬼蕉种碱(littoraline),多花水仙碱(tazettine),漳州水仙碱(pretazettine),石蒜碱(lycorine),高石蒜碱(homolycorine),石蒜伦碱( lycorenine),O-甲基石蒜伦碱(O-methyllycorenine),小星蒜碱(hippeastrine),山蒜胺(lycoramine),去甲基海边全能花定碱(demethylmaritidine),网球花胺(hae-manthamine),条纹碱(vittatine),4,5-二氢双色水仙碱(4,5-dihy-drobicolorine),6α-去氧-8-氧多花水仙碱(macronine)及木脂体: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secoisolariciresinol)。
1.抗肿瘤作用:水鬼蕉碱对鼠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抑制作用,体外对P388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半数有效量为0.01μg/ml,水鬼蕉碱在体内对鼠M5076卵巢肿瘤亦有抑制作用。水鬼蕉另2个成分假水仙碱和7-脱氧假水仙碱亦有抗肿瘤作用。
2.抗病毒作用:水鬼蕉碱具很强的抗RNA病毒的作用。
辛;温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痈疽疮肿;痔疮
外用:适量,捣敷;或烤热缠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水鬼蕉
舒筋活血,消肿止痛。
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肿痛,痈疽疮肿,痔疮。
外用:适量,捣敷;或烤热缠裹。
孕妇慎用。
1、抗肿瘤作用。
2、抗病毒作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舒筋活血。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扭伤肿痛。”
1、治关节风湿痛:(水鬼蕉)鲜叶和面粉捣烂外敷。
2、治跌打肿痛:(水鬼蕉)鲜叶捣烂,加酒少许,炒热敷患处;或取水鬼蕉叶,用针刺数小孔,防热米汤内烫软,缠裹患处。
3、治痈肿初起:(水鬼蕉)鲜叶捣烂,调红糖炒热敷患处。(1-3方出自《福建中草药》)
夏、秋季采叶,洗净,切碎鲜用。
拣除杂质,整理洁净,切段。
叶片皱缩卷曲,顺直展平后呈条形薄带状,长40-70cm,宽2.5-5cm,先端锐尖,基部狭窄,全缘,纵脉多数,脉纹顺直。叶片黄绿色,间有棕色斑块,薄纸质,对光照视呈透明状。气无,味淡。以叶片完整、色黄绿者为佳。
石蒜科植物蜘蛛兰。
多年生草本。鳞茎球形。叶10-12枚,剑形,长45-75厘米,宽2.5-6厘米,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深绿色,多脉,无柄。花茎扁平,高30-80厘米;佛焰苞状总苞片长5-8厘米,基部极阔;花茎顶端生花3-8朵,白色;花被管纤细,长短不等,长者可达10厘米以上,花被裂片线形,通常短于花被管;杯状体(雄蕊杯)钟形或阔漏斗形,长约2.5厘米,有齿,花丝分离部分长3-5厘米;花柱约与雄蕊等长或更长。花期夏末秋初。
我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区引种栽培。原产热带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