藓生马先蒿,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muscicolaMaxim.的根。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等地。具有补气固表,安神之功效。用于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心悸乏力。
用于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心悸乏力。
土人参
玄参科藓生马先蒿Pedicularis muscicola Maxim.,以根入药。
陕西、甘肃、青海、山西、湖北。
甘、苦,温。
生津安神,强心。主治气血虚弱,虚痨多汗,虚脱衰竭。
土人参
《广西中草药》
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的根。秋季采挖,阴干。
生于山地林下苔藓层中或阴湿处。分布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及湖北等地。
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有分叉。茎丛生,直立或倾卧,长达25厘米。叶互生;具柄;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达5厘米,羽状全裂,裂片常互生,每边4~9枚,卵形至披针形,有锐重锯齿,齿有凸尖。花单生于叶腋,玫瑰色:花管长4~7.5厘米,外面有毛,盔前方卷曲成3形的长喙;花丝2对均无毛;花柱稍伸出于喙端。蒴果扁卵形,长1厘米,包于宿存花萼内。花期5~7月。果期8月。
味甘微苦,性温。
反藜芦。
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强心。治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降低。
内服:煎汤,2~3钱。
此外,尚有穗花马先蒿和轮叶马先蒿的根,在陕西亦同等入药。
土人参
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edicularis muscicola Maxim.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阴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750-2650m的杂林、冷杉林的苔藓层中,也见于其他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等地。
藓生马先蒿 多年生草本。多毛。根茎粗,有分枝,端有宿存鳞片。茎丛生,在中间者直立,外围者弯曲上升或倾斜,长达25cm。叶互生;叶柄长1.5cm,有疏长毛;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达5cm,羽状全裂,裂片常互生,第边4-9枚,有小柄,有锐重锯齿,上面有疏柔毛,背面几光滑。花腋生;梗长约1.5cm,密被白长毛;萼圆筒形,前方不裂,齿5,上部卵形而有锯齿;花冠玫瑰色,筒长4-7.5cm,外面有毛,灰直立部分很短,几在基部即向左方扭折使基顶部向下,前方渐细卷曲成S形的长喙,喙回盔据折而反向上方卷曲,长达1cm或更多,下唇极大,长、宽无均可达2cm,中裂较侧裂小,长圆形,钝头;花丝2对均无毛;花柱稍伸出喙端。蒴果偏卵形,长约1cm,包于宿存萼内。花期5-7月,果期8月。
此外,尚有穗花马先蒿Pedicularis oederi Vahl var.Sinensis(Maxim.)Hurus.和轮叶马先蒿P. Verticillata L.的根,在陕西亦同等入药。
脾;心经
味甘;微苦;性温
反藜芦。
补气固表,安神。主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心悸乏力
内服:煎汤,6-9g。
《陕西中草药》: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强心、治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下降。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藓生马先蒿
补气固表,安神。
用于气血不足,体虚多汗,心悸乏力。
内服:煎汤,6-9g。
反藜芦。
《陕西中草药》:“大补元气,生津安神,强心。主治气血虚损,虚劳多汗,虚脱衰竭,血压降低。”
治中毒症、食欲不振、音哑、体倦无力:藓生马先蒿、蔷薇皮、岩精膏等配伍,制成七味蔷薇丸。(《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
秋季采挖,阴干。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或切段,晒干。
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两端渐细,略弯曲,长5-10cm,直径0.3-0.8cm。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棕色至黑褐色,维管束环状排列。气微,味微甘。以根粗壮者为佳。
玄参科植物藓生马先蒿。
藓生马先蒿又名:藓状马先蒿。多年生草本,干时多少变黑,多毛。根茎粗,有分枝,端有宿存鳞片。茎丛生,在中间者直立,在外围者多弯曲上升或倾卧,长达25厘米,常成密丛。叶有柄,柄长达1.5厘米,有疏长毛;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长达5厘米,羽状全裂,裂片常互生,每边4-9枚,有小柄,卵形至披针形,有锐重锯齿,齿有凸尖,面有疏短毛,沿中肋有密细毛,背面几光滑。花皆腋生,自基部即开始着生,梗长达15毫米,一般较短,密被白长毛至几乎光滑;萼圆筒形,长达11毫米,前方不裂,主脉5条,上有长毛,齿5枚,略相等,基部三角形而连于萼管,向上渐细,均全缘,至近端处膨大卵形,具有少数锯齿;花冠玫瑰色,管长4-7.5厘米,外面有毛,盔直立部分很短,几在基部即向左方扭折使其顶部向下,前方渐细为卷曲或S形的长喙,喙因盔扭折之故而反向上方卷曲,长达10毫米或更多,下唇极大,宽达2厘米,长亦如之,侧裂极大,宽达1厘米,稍指向外方,中裂较狭,为长圆形,长约8毫米,宽6.5毫米,钝头;花丝两对均无毛,花柱稍稍伸出于喙端。蒴果稍扁平,偏卵形,长1厘米,宽7毫米,为宿萼所包。花期5-7月;果期8月。
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等地。
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湖北等地。
生于海拔1750-2650m的杂林、冷杉林的苔藓层中,也见于其他阴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