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果茎叶

蜘蛛果茎叶,中药名。为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长叶轮钟草Campanumoealancifolia(Roxb.)Merr.的茎叶。植物长叶轮钟草,分布于我国云南(东南部)、四川、贵州、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西、广东、福建(南部)、台湾。具有益气补虚,祛瘀止血,散结止痛之功效。主治肺劳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瘰疬,疝气。
别名 -
药味 味甘、微苦
药性
归经 味甘、微苦,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益气补虚,祛瘀止血,散结止痛。
主治 肺劳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瘰疬,疝气。
蜘蛛果茎叶
  • 蜘蛛果茎叶
  • 蜘蛛果茎叶
蜘蛛果茎叶
拼音注音
Zhī Zhū Guǒ Jīnɡ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长叶轮钟草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anumoea lancifo-lia (Roxb.) 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长叶轮钟草 多年生直立或蔓性草本,茎高可达3m。根胡萝卜状。通常全株无毛,中空,分枝多而长,平展或下垂。叶对生,偶有3枚轮生的,且短柄;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6-15cm,宽1-5cm,先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花通常单朵,顶生和腋生;花梗或花序梗长1-10cm;花梗中上部或在药基部有一对丝状小苞片;花萼仅贴生在子房下部,裂片通常5枚,相互间远离,丝状或条形,边缘分枝状细长齿;花冠白色或淡红色,管状钟形,长约1cm,5-6裂至中部,裂片卵形三角形;雄蕊5-6枚 ,花丝与花药等长,长丝基部宽而成片状,边缘具长毛;花柱有或无毛,柱头(4-)5-6裂,子房(4-)5-6室。浆果球状(4-)5-6室,熟时紫黑色,直径5-10mm。种子极多数,呈多角体。花期7-10月。

性味

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益气补虚;被动瘀止血;散结止痛。主肺劳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瘰疬;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蜘蛛果茎叶

功效作用

功能
益气补虚,祛瘀止血,散结止痛。
主治
肺劳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瘰疬,疝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相关论述
《浙江药用植物志》:“可治肺痨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瘰疬,疝气。”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乳汁不通,蜘蛛果茎叶60g,奶浆藤30g,通草10g,炖猪蹄服。(《土家族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桔梗科金钱豹属植物长叶轮钟草。
形态特征
直立或蔓性草本,通常全部无毛。茎高可达3米,中空,分枝多而长,平展或下垂。叶对生,偶有3枚轮生的,具短柄,叶片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6-15厘米,宽1-5厘米,顶端渐尖,边缘具细尖齿,锯齿或圆齿。花通常单朵顶生兼腋生,有时3朵组成聚伞花序,花梗或花序梗长1-10厘米,花梗中上部或在花基部有一对丝状小苞片。花萼仅贴生至子房下部,裂片(4-)5(-7)枚,相互间远离,丝状或条形,边缘有分枝状细长齿;花冠白色或淡红色,管状钟形,长约1厘米,5-6裂至中部,裂片卵形至卵状三角形;雄蕊5-6枚,花丝与花药等长,花丝基部宽而成片状,其边缘具长毛,花柱有或无毛,柱头(4)5-6裂;子房(4)5-6室。浆果球状,(4)5-6室,熟时紫黑色,直径5-10毫米。种子极多数,呈多角体。花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林中,灌丛中以及草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