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树

杨梅树,中药名。为杨梅科植物杨梅Myricarubra(Lour.)S.etZucc.的树皮或根皮。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涩肠止泻,收敛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久泻,痢疾,崩漏,跌打损伤。

别名 -
药味 味涩
药性
归经 味涩,性平。归肝、胃、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

久泻,痢疾,崩漏,跌打损伤。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 杨梅树
杨梅树
拼音注音
Yánɡ Méi Shù
别名

大树杨梅、野杨梅(《云南中草药》)。

出处

《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杨梅科植物毛杨梅树皮根皮。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向阳的林中。分布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地。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5~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和芽密生毡毛,皮孔密而明显。单叶互生,聚生于枝的上部,革质,楔状倒卵形至倒披针状倒卵形,长5~18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或偶在中部以上有少数圆齿或锯齿,叶下面有极稀疏金黄色腺体。穗状圆锥花序腋生;雄花序长6~8厘米,苞片密,覆瓦状排列,每苞腋内有一雄花,雄蕊3~7;雌花序因分枝极缩短,仅有1~4能孕苞片而似穗状,长2~3.5厘米,每苞片腋内生一雌花,子房有2细长鲜红色花柱枝。核果椭圆形,略压扁,熟时红色,外面有乳头状凸起,外果皮肉质,多汁液及树脂。

性味

《云南中草药》:"涩,平。"

功能主治

消炎,收敛,止泻,上血,止痛,治痢疾,肠炎,崩漏,胃痛。

①《云南中草药》:"树皮消炎止血,收敛止泻。治血崩,痢疾,胃痛,胃溃疡。"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根皮消肿散瘀,止痛,杀虫,收敛。治痢疾,肠炎,腰肌劳损,跌打扭伤,湿疹,秃头疮,慢性疮疡。"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泡酒。外用:研末撒或熬膏涂。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杨梅树

功效作用

功能

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主治

久泻,痢疾,崩漏,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9-15g,水煎服;或泡酒。外用:研末撒或熬膏涂。

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药理作用

1、抑菌作用。

2、止血作用。

相关论述

1、《云南中草药》:“树皮消炎止血,收敛止泻。治血崩,痢疾,胃痛,胃溃疡。”

2、《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根皮消肿散瘀,止痛,杀虫,收敛。治痢疾,肠炎,腰肌劳损,跌打扭伤,湿疹,秃头疮,慢性疮疡。”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痛:杨梅树皮(去粗皮)、青木香各等量,共研细粉,制成蜜丸,每丸重9g。每服2丸,每日2次,温水送服。(《全国中草药汇编》)

2、治刀伤疮血不止:杨梅树皮,嚼细,安刀疮上。(《普济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收,切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杨梅科植物杨梅。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达60余厘米;树皮灰色,老时纵向浅裂;树冠圆球形。小枝及芽无毛,皮孔通常少而不显著,幼嫩时仅被圆形而盾状着生的腺体。叶革质,无毛,生存至2年脱落,常密集于小枝上端部分;多生于萌发条上者为长椭圆状或楔状披针形,长达16厘米以上,顶端渐尖或急尖,边缘中部以上具稀疏的锐锯齿,中部以下常为全缘,基部楔形;生于孕性枝上者为楔状倒卵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14厘米,宽1-4厘米,顶端圆钝或具短尖至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偶有在中部以上具少数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无毛,仅被有稀疏的金黄色腺体,干燥后中脉及侧脉在上下两面均显著,在下面更为隆起;叶柄长2-10毫米。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单独或数条丛生于叶腋,圆柱状,长1-3厘米,通常不分枝呈单穗状,稀在基部有不显著的极短分枝现象,基部的苞片不孕,孕性苞片近圆形,全缘,背面无毛,仅被有腺体,长约1毫米,每苞片腋内生1雄花。雄花具2-4枚卵形小苞片及4-6枚雄蕊;花药椭圆形,暗红色,无毛。雌花序常单生于叶腋,较雄花序短而细瘦,长5-15毫米,苞片和雄花的苞片相似,密接而成覆瓦状排列,每苞片腋内生1雌花。雌花通常具4枚卵形小苞片;子房卵形,极小,无毛,顶端极短的花柱及2鲜红色的细长的柱头,其内侧为具乳头状凸起的柱头面。每一雌花序仅上端1(稀2)雌花能发育成果实。核果球状,外表面具乳头状凸起,径1-1.5厘米,栽培品种可达3厘米左右,外果皮肉质,多汁液及树脂,味酸甜,成熟时深红色或紫红色;核常为阔椭圆形或圆卵形,略成压扁状,长1-1.5厘米,宽1-1.2厘米,内果皮极硬,木质。4月开花,6-7月果实成熟。

分布区域

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