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棉花根

野棉花根,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AnemonevitifoliaBuch.-Ham.的根。分布于湖南、四川南部、云南、贵州、西藏东南部和南部。具有清湿热,解毒杀虫,理气散瘀之功效。用于泄泻,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蛲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
别名 -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肝、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湿热,解毒杀虫,理气散瘀。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蛲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
野棉花根
  • 野棉花根
  • 野棉花根
  • 野棉花根
野棉花根
拼音注音
Yě Mián Huā Gēn
出处

《滇南本草》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野棉花,春季或秋季采挖,去净茎叶,晒干。

生境分布

产于云南、四川、陕西、甘肃、湖南等地。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野棉花"条。

性状

干燥根略呈圆柱状,常扭曲,全长约10~25厘米,直径0.6~2厘米。商品大多已断折,外表棕色至紫棕色,表面粗糙,具纵向凹裂,间或可见支根痕,外皮有时脱落,露出呈裂片状的黄色木部。根头部略形膨大,顶端附有残存的叶柄基部,密生白色绵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色,射线色较深,导管部分十数个群束,作放射状排列。根的中心部及射线部分常呈裂隙状。气微弱,味苦。

性味

①《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苦,有毒。"

②《湖南药物志》:"温,苦,有大毒。"

功能主治

治疟疾,痢疾,脚气,肠寄生虫病,痈疽肿毒。

①《滇南本草》:"下气。杀小儿寸白虫、蛔虫犯胃。"

②《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研末作丸。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疟疾:野棉花根七至九枚,常山八两,黄豆一升。共煮熟,去药,黄豆晒干研成细粉,酒调为丸、雄黄为衣。疟前服十粒。

②治痈疽不溃:野棉花根、叶二至三钱。水煎服。

③治脚气病:野棉花根炖猪脚食。

④治发痒子:野棉花根三株,水煎服。

⑤治蜈蚣咬伤:野棉花根捣烂敷。

⑥治对口疮:野棉花根捣烂敷。

⑦治虫牙:野棉花根含口内牙痛处。(①方以下出《湖南药物志》)

⑧治痞块:野棉花根五钱。甜酒煮。取汁内服,取渣外包,连服三剂。(《贵州民间方药集》)

备注

本品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作白头翁使用。参见"白头翁"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野棉花根

功效作用

功能
清湿热,解毒杀虫,理气散瘀。
主治
用于泄泻,痢疾,黄疸,疟疾,蛔虫病,蛲虫病,小儿疳积,脚气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蜈蚣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内服宜慎,过量可致头晕,呕吐,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
相关论述
《滇南本草》:“下气,杀虫,小儿寸白冲,蛔虫犯胃良效。”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细菌性痢疾、肠炎、疟疾、胆道蛔虫病等。
相关配伍

1、治痈疽不溃:野棉花根、叶6-9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2、治跌打内外伤出血:野棉花根,水煎服;或外敷创伤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3、治蜈蚣咬伤:野棉花根捣烂,敷患处。

4、治对口疮:野棉花根捣烂,敷患处。

5、治虫牙:野棉花根含口内牙痛处。(3-5方出自《湖南药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常扭曲,长10-15cm,直径0.8-1.5cm,少分枝;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具不规则的纵皱纹及少数侧根痕。根头部有茎基、叶基及棕黄色须状叶基维管束。质坚实,木质性,断面不平整,黄棕色。气微,味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茛科植物野棉花。
形态特征
野棉花又名:接骨连,水棉花。植株高60-100厘米。根状茎斜,木质,粗0.8-1.5厘米。基生叶2-5,有长柄;叶片心状卵形或心状宽卵形,长(5.2-)11-22厘米,宽(6-)12-26厘米,顶端急尖3-5浅裂,边缘有小牙齿,表面疏被短糙毛,背面密被白色短绒毛;叶柄长(6.5-)25-60厘米,有柔毛。花葶粗壮,有密或疏的柔毛;聚伞花序长20-60厘米,2-4回分枝;苞片3,形状似基生叶,但较小,有柄(长1.4-7厘米);花梗长3.5-5.5厘米,密被短绒毛;萼片5,白色或带粉红色,倒卵形,长1.4-1.8厘米,宽8-13毫米,外面有白色绒毛;雄蕊长约为萼片长度的1/4,花丝丝形;心皮约400,子房密被绵毛。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5厘米;瘦果有细柄,长约3.5毫米,密被绵毛。7月至10月开花。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南、四川南部、云南、贵州、西藏东南部和南部。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200-2700m的山地草坡、疏林中或沟边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