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八宝

紫八宝,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紫八宝Hylotelephiumpurpureum(L.)S.H.Fu的全草。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敛疮,祛风镇痛,补益心肾之功效。用于疮疡痈疽,瘰疬,痔核,感冒头痛,风寒痹痛,痛风,肺炎,肺结核,心悸,虚劳,阳萎,妇女不孕,癫痫,神经障碍,便秘,虫积,食积,腱鞘炎。
别名 -
药味 味甘、涩、微苦
药性
归经 味甘、涩、微苦,性平。归心、肺、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敛疮,祛风镇痛,补益心肾。
主治 用于疮疡痈疽,瘰疬,痔核,感冒头痛,风寒痹痛,痛风,肺炎,肺结核,心悸,虚劳,阳萎,妇女不孕,癫痫,神经障碍,便秘,虫积,食积,腱鞘炎。
紫八宝
  • 紫八宝
  • 紫八宝
  • 紫八宝
紫八宝
拼音注音
Zǐ Bā Bǎo
来源

药材基源:为景大科植物紫八宝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ylotelephium purpureum(L.)Holub[Sedumpur pureum(L.)Schult.]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挖,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20-1550m的山坡草地林下或阴湿山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

原形态

紫八宝 多年生草本,高16-70cm。块根多数,胡萝卜状。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聚生。叶互生;叶片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长2-7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的牙齿。花序伞房状,花密生,花梗长4mm;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2mm,先端尖,基部合生;花瓣5,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长5-6mm;急尖,自中部向外反折;雄蕊10,略与花瓣等长;鳞片5,线状匙形,长1mm,先端较宽,有缺刻;心皮5,椭圆状披针形,长6mm,花柱短。蓇葖果。种子小,卵状椭圆形,长lmm,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化学成分

地上部分和根含熊果酚甙(arbutin)。

归经

心;肺;肾经

性味

甘;涩、微苦;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敛疮;祛风镇痛;补益心肾。主疮疡痈疽;瘰疬;痔核;感冒头痛;风寒痹痛;痛风;肺炎;肺结核;心悸;虚劳;阳萎;妇女不孕;癫痫;神经障碍;便秘;虫积;食积;腱鞘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软膏;或鲜品绞汁搽洗。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紫八宝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敛疮,祛风镇痛,补益心肾。
主治
用于疮疡痈疽,瘰疬,痔核,感冒头痛,风寒痹痛,痛风,肺炎,肺结核,心悸,虚劳,阳萎,妇女不孕,癫痫,神经障碍,便秘,虫积,食积,腱鞘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制成软膏;或鲜品绞汁搽洗。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疔疮痈肿,跌打损伤,鸡眼,烧烫伤,毒蛇咬伤,带状疱疹,脚癣:紫八宝捣烂敷患处或捣汁外搽患处。

2、治风湿痛:紫八宝20g,水煎服。

3、治膀胱炎:紫八宝适量,研细粉,每服5g,每天3次。(1-3方出自《哈萨克药志第2卷》)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8月采挖,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景天科植物紫八宝。
形态特征
紫八宝又名:紫景天。多年生草本。块根多数,胡萝卜状。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聚生,高16-70厘米。叶互生,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长2-7厘米,宽(0.4-)1-3厘米,先端急尖,钝,上部叶无柄,基部圆,下部叶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牙齿。花序伞房状,花密生,花梗长4毫米;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2毫米,先端尖,基部合生;花瓣5,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长5-6毫米,急尖,自中部向外反折;雄蕊10,与花瓣稍同长;鳞片5,线状匙形,长1毫米,先端稍宽,有缺刻;心皮5,直立,椭圆状披针形,长6毫米,两端渐狭,花柱短。种子小,卵状椭圆形,长1毫米,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20-1550m的山坡草地林下或阴湿山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