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支花

云支花,中药名。为蓼科植物圆叶蓼PolygonumintramongolicumA.J.Li的全草。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调经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
别名 -
药味 味酸、涩
药性
归经 味酸、涩,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活血调经。
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
云支花
  • 云支花
  • 云支花
云支花
拼音注音
Yún Zhī Huā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圆叶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forrestii Diels[Koenigia forrestii(Diels)Mesicek et Sojak]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收,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300-4800m的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长5-20cm。茎平卧,小枝直立,二叉分枝,淡红色,具银白色长柔毛。基生叶有长叶柄,叶柄长2-7cm;托叶鞘筒状,膜质,疏松;叶片圆形或肾形,长1.5-3cm,宽1.8-2.8cm,先端圆形,基部心形,全缘,边缘有长柔毛,伞房花序生于枝顶,密集成头状,花序轴有毛;花被瓣状,5深裂,淡黄色或白色;雄蕊6-8,花药紫色;花柱3。瘦果卵形,有3棱,长2-2.5mm,无光泽。花、果期夏秋季。

性味

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主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云支花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调经。
主治
用于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相关论述

《贵州药物植物目录》:“治习惯性流产,久不孕。”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月经失调及痛经的治疗。
相关配伍

1、治习惯性流产:云支花15-30g,水煎服。

2、治久婚不孕:云支花15g,水煎吞服山螃蟹粉,每次3-5g。(《新编中草药图谱及常用配方3》)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间采收,晾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蓼科蓼属圆叶蓼。
形态特征
小灌木,高40-50厘米,树皮灰褐色,开裂,多分枝,枝弯曲,小枝密被小突起。叶圆形或宽椭圆形,长1-1.5厘米,宽1-1.3厘米,近革质,顶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皱波状,上面绿色,沿中脉具小突起,侧脉不明显,下面灰绿色,中脉凸出,侧脉明显,沿叶脉具小突起,两面密被洼点;叶柄短,基部具关节;托叶鞘膜质,偏斜,顶端尖,褐色。花序总状,顶生,稀疏,长3-5厘米;苞片漏斗状,膜质,褐色,每1苞片内具2-3花;花梗长3-4毫米,中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淡红色或白色,花被片倒卵形,顶端圆钝,长约4毫米,背部具绿色脉纹;雄蕊8,比花被短,花丝基部扩展;花柱3,中下部合生,柱头头状。瘦果宽卵形,具3锐棱,长3.5-4毫米,黑褐色,密被颗粒状小点,微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5-6月,果期6-7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4300-4800m的山坡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