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杜仲

野杜仲,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grandiflorusWall.及肉花卫矛EuonymuscarnosusHemsl.的根、树皮或根皮。大花卫矛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肉花卫矛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化瘀散结之功效。用于风湿疼痛,跌打伤肿,腰痛,经闭,痛经,瘰疬痰核。
别名 -
药味 味辛、微苦
药性
归经 味辛、微苦,性平。归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化瘀散结。
主治 用于风湿疼痛,跌打伤肿,腰痛,经闭,痛经,瘰疬痰核。
野杜仲
  • 野杜仲
  • 野杜仲
野杜仲

《中药大辞典》:野杜仲

拼音注音
Yě Dù Zhònɡ
别名

四棱子、金丝杜仲(《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黑杜仲(《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出处

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

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根、根皮树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沟谷林缘,常见于石灰岩山地。分布浙江、江西、甘肃、陕西、湖北、四川、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原形态

常绿乔木或灌木,高达10米。树皮灰黑色;小枝圆筒形,灰绿色,折断后有白丝;幼枝黄绿色,有4棱。单叶对生,薄革质,倒卵形至倒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边缘具均匀的细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下面主脉明显隆起;叶柄长约0.5~1厘米。聚伞花序腋生,有花5~9,总花梗长达5厘米;花大,白色,直径达2厘米,4数;花瓣圆形,面上有皱纹;雄蕊有细长花丝;子房每室有6~12颗胚珠。蒴果有4锐棱,成熟时呈黄色。种子黑色,外被深红色的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7~9月。

本植物的果实(大花卫矛果)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

根皮、树皮含硬橡胶,树皮中含量为3.38~17.25%。

功能主治

治腰痛,血瘀闭经,痛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

①治腰痛:大花卫矛树皮或根皮一两,大活血一两,柘藤根一两。加酒煎,一日三次分服。

②治血瘀闭经,痛经:大花卫矛根五钱,野南瓜根一两,乌药五钱。水煎服。(功用主治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杜仲

拼音注音
Yě Dù Zhònɡ
别名

四棱子、痰药。

英文名
Root-bark of Largeflower Euonymus
出处

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及肉花卫矛的根、树皮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2.Euonymus carnosus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沟谷林缘,常见于石灰岩山地。

2.生于山坡、林边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2.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

原形态

1.大花卫矛 常绿乔木或灌木,植株高4-10m。树皮灰黑色。小枝圆筒形,灰绿色,折断后有白丝,幼枝有棱,黄绿色。单叶对生;叶柄长0.5-1cm;叶片倒卵形、倒卵状长圆形、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长4-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短尖,边缘具细齿,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长达5cm,有花5-9朵,花大,直径达2cm,黄白色,4出数;花瓣圆形,上面有皱纹;雄蕊花丝细长,着生于肥大方形花盘的边缘上。蒴果具狭翅状4锐棱,成熟时黄色至红色。种子黑色,外被深红色假种皮。花期5-6月,果期7-9月。

2.肉花卫矛 本种与大花卫矛极相似,主要区别为:叶柄长达2cm;叶较宽大,长5-15cm,稍带肉质,长方椭圆形、宽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基部宽楔形,先端突短尖。

化学成分

根皮、树皮含硬橡胶,树皮中含量为3.38-17.25%。

归经

脾;肝经

性味

苦;辛;平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化瘀散结。主风湿疼痛;跌打伤肿;腰痛;经闭;痛经;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复方

①治腰痛:大花卫矛树皮或根皮一两,大活血一两,拓藤根一两。加酒煎,一日三次分服。②治血瘀闭经,痛经:大花卫矛根五钱,野南瓜根一两,乌药五钱。水煎服。(功用主治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野杜仲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化瘀散结。
主治
用于风湿疼痛,跌打伤肿,腰痛,经闭,痛经,瘰疬痰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坚散结,祛风除湿,痛经活络。治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肾虚腰痛,风湿疼痛,闭经,痛经。”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用于急性淋巴结炎,颈淋巴结结核,腰肌劳损等。
相关配伍

1、治腰痛:大花卫矛树皮或根皮30g,大活血30g,柘藤根30g。加酒煎,1日3次分服。

2、治瘀血闭经,痛经:大花卫矛根15g,野南瓜根30g,乌药15g。水煎服。(1-2方出自江西《草药手册》)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或剥皮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
形态特征
1、大花卫矛又名:滇桂,金丝杜仲,黑杜仲。灌木或乔木,半常绿,高达8米。叶近革质,窄长椭圆形或窄倒卵形,长4-10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形或急尖,基部常渐窄成楔形,边缘具细密极浅锯齿,侧脉细密;叶柄长达1厘米。疏松聚伞花序3-9花,花序梗长3-6厘米;小花梗长约1厘米;小苞片窄线形,长5-8毫米;花黄白色,4数,较大,直径达1.5厘米;花萼大部合生;萼片极短;花瓣近圆形,中央有嚼蚀状皱纹;雄蕊着生在花盘四角的圆盘形突起上,花丝长达2毫米,花药近顶裂;子房四棱锥状,花柱长1-3毫米,每室有胚珠6-12个。蒴果近球状,常具窄翅棱,宿存花萼圆盘状,直径达7毫米;种子长圆形,长约5毫米,黑红色,有光泽,假种皮红色,盔状,覆盖种子的上半部。花期6-7月,果期9-10月。2、肉花卫矛又名:土杜仲。与大花卫矛花果均极近似,与之区别点为:叶较大,长方椭圆形、阔椭圆形、窄长方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5厘米,宽3-8厘米,先端突成短渐尖,基部圆阔,叶柄长达2.5厘米,雄蕊花丝极短,长一般1.5毫米以下。
分布区域
1、大花卫矛: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2、肉花卫矛: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
生长环境
1、大花卫矛: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沟谷林缘,常见于石灰岩山地。2、肉花卫矛:生于山坡、林边或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