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天钟

仰天钟,中药名。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OsbeckiacrinitaBenth.exC.B.Clarke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敛肺益肾,活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久咳,虚喘,体虚头晕,风湿痹痛,淋浊,泻痢,便血,血崩,月经不调,白带,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烫伤。
别名 张天刚、七孔莲、痢疾罐、倒罐草、天罐子、酒里坛、朝天罐、张天师、小倒罐果、火炼金丹、小红参、九里罐、背龙花、张天缸、九盏灯、血板藤、九罐花、麻九盏灯、大叶张天硽子、毛金炉、老罐头
药味 味甘、涩、微苦
药性
归经 味甘、涩、微苦,性平。归肺、肾、肝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敛肺益肾,活血止血。
主治 久咳,虚喘,体虚头晕,风湿痹痛,淋浊,泻痢,便血,血崩,月经不调,白带,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烫伤。
仰天钟
  • 仰天钟
  • 仰天钟
仰天钟
拼音注音
Yǎnɡ Tiān Zhōnɡ
出处

仰天钟以张大刚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山草类,云:“张天刚生南安。丛生硬茎有节,红黄色;叶似水苏叶;实如小罂,褐色;茎、叶、实具有细刾如毛;根淡红色有须。”所述及附图,其原植物与今假朝天罐相符合。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beckia crinita Benth.ex Wall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2300m的山坡向阳草地,地梗或矮灌木丛中及山谷溪边,林缘湿润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原形态

灌木,高0.2-1.5m。茎四棱形,被疏或密且平展的刺毛。叶对生;叶柄长2-15mm,密被糙伏毛;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长4-9cm,宽2-3.5cm,先端急尖至近渐尖,基部钝或近心形,全缘,具缘毛,叶面被糙伏毛,背面仅脉上被毛,基出脉5。总状花序顶生,或每节有花2朵,常仅1朵发育,或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花梗短或几无;萼管长坛形,花萼长约2cm,紫红色或紫黑色,具多轮刺毛状有柄星状毛,毛长达2.5mm,裂片4,线状披针形或钻形,长约8mm;花瓣4,紫红色,倒卵形,长约1.5cm,具缘毛;雄蕊8,分离,常偏向一侧,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先端具长喙,喙与药室等长,药隔基部微膨大,向前微伸,向后呈短距;子房半下位,4室,卵形,上部被疏硬毛,顶端有刚毛20-22条。蒴果卵形,4纵裂,宿存萼坛状,先端平截,长1.1-1.8cm,直径5-8mm,近中部缢缩成颈,被有柄刺毛状星状毛。花期8-11月,果期10-12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温度25-28℃和温度大的环境最适宜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疏肥沃的壤土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后搓出种子,宜在低温干燥处保存,于翌年3月下旬播种。条播,按行距20cm开沟,沟深2cm,将种子与草木灰或细土拌匀,均匀地撒于沟内,覆盖细地2cm,浇水保湿。苗高20cm左右定植,按行株距40cm×40cm开穴,每穴栽3株,压紧,浇足定根水。

田间管理 幼苗具3-4对直叶时间苗,保持株距3-4cm。定植后,如遇天旱,应在早晚浇水。成活后至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季施1次人粪尿或复合肥,秋季施1次过磷酸钙和麸肥,冬季追施1次堆肥或草木灰。并适当剪去过密弱枝和根蘖。

归经

归肺;肾;肝经

性味

味甘;涩;微苦;性平

注意

孕妇禁用。

功能主治

敛肺益肾;活血止血。主久咳;虚喘;体虚头晕;风湿痹痛;淋浊;泻痢;便血;血崩;月经不调;白带;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泡酒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漱口,捣敷或研末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仰天钟

功效作用

功能
敛肺益肾,活血止血。
主治
久咳,虚喘,体虚头晕,风湿痹痛,淋浊,泻痢,便血,血崩,月经不调,白带,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泡酒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汤洗、漱口,捣敷或研末敷。
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相关论述

1、《湖南药物志》:“治头晕虚弱,小儿鹅口疮,斑症,行路脚疼。”

2、《中国民族药志》:“叶治汤火伤。全株治胃痛,膀胱炎,月经不调,肾炎,疮疖。”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治疗久咳虚喘、体虚头晕、肠炎腹泻,痢疾,月经不调,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和便血等。
相关配伍

1、治肾炎,疮疖:朝天罐全草30g。水煎服。(《中国民族药志》)

2、治肠炎:鲜朝天罐全草50g。煎水兑红糖服。(《中国民族药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茎四棱形,被粗毛,表面棕褐色,直径1-6mm。叶对生;椭圆状披针形,长5-10cm,宽2-4cm,先端渐尖,全缘,基部钝或近心形,深褐色,两面均被粗毛。圆锥花序顶生,或紧缩为伞房式;小苞片卵形;花瓣4,浅紫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
形态特征
灌木,高0.2-1.5米,稀达2.5米;茎四棱形,被疏或密且平展的刺毛,有时从基部或上部分枝。叶片坚纸质,长圆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至椭圆形,顶端急尖至近渐尖,基部钝或近心形,长4-9厘米,稀达13厘米,宽2-3.5厘米,稀达5厘米,全缘,具缘毛,两面被糙伏毛,5基出脉,叶面基出脉微卞凹,脉上无毛,侧脉多数,互相平行,背面基出脉、侧脉明显,隆起,仅脉上被毛,细脉网状;叶柄长2-10(-15)毫米,密被糙伏毛。总状花序,顶生,或每节有花两朵,常仅1朵发育,或由聚伞花序组成圆锥花序,长4-9厘米;苞片2,卵形,长约4毫米,具刺毛状缘毛,背面无毛或被疏糙伏毛,花梗短或几无;花萼长约2厘米,通常为紫红色或紫黑色,具多轮刺毛状的有柄星状毛,毛长达2.5毫米,裂片线状披针形或钻形,顶端长渐尖,长约8毫米;花瓣紫红色,倒卵形,顶端圆形具点尖头,长约1.5厘米,具缘毛;雄蕊常偏向1侧,花丝与花药等长,花药黄色,顶部具长喙,喙与药室等长,药隔基部微膨大,向前微伸,向后呈短距;子房卵形,上部被疏硬毛,顶端有刚毛20-22条。蒴果卵形,4纵裂,上部被疏硬毛,顶端具刚毛;宿存萼深紫色或黑紫色,坛状,顶端平截,长1.1-1.6(-1.8)厘米,直径5-8毫米,近中部缢缩成颈,上部通常有星状毛脱落后的斑痕,下部密被多轮有柄刺毛状星状毛。花期8-11月,果期10-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800-2300m的山坡向阳草地,地埂或矮灌丛中及山谷溪边,林缘湿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