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爪花根

鹰爪花根,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Artabotryshexapetalus的根。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截疟之功效。常用于疟疾。
别名 -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寒。归肝、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截疟。
主治 疟疾。
鹰爪花根
  • 鹰爪花根
  • 鹰爪花根
鹰爪花根
拼音注音
Yīnɡ Zhǎo Huā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abotrys hexapetalus(L.f.)Bhandari[Annona hexapetala L.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多栽培,少数为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攀援灌木。常借钩状的总花梗攀援于它物上。叶互生;叶片纸质,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6-16m,宽2.5-6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花1-2朵,生于木质钩状的总花梗上,淡绿色或淡黄色,芳香;萼片3,绿色,卵形,长约8mm;花瓣6,2轮,长圆状披针形,长3-4.5cm,近基部收缩;雄蕊多数,紧贴,药隔三角形;心皮多数,长圆形,各具胚珠2颗,柱头线状长圆形。果实卵圆状,长2.5-4cm,数个群集于果托上。花期6-8月,果期5-12月。

化学成分

根部含鹰爪甲素(yingzhaosu A )、 鹰爪乙素(yingzhaosu B),鹰爪丙素(yingzhaosu C)及鹰爪丁素(yingzhaosu D)。茎及茎皮中含有鹅掌楸碱(liriodenine);芒籽定(atherospermidihe)及鹰爪花碱(artacinatine)。

药理作用

1.本品有抗疟作用。用鹰爪的中性提取物治疗间日疟患者100例,疗效确切。鹰爪甲素对鼠疟亦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2.芒籽定对有钙条件下由催产素引起的大鼠子宫平滑肌节律性收缩以及由氯化钾引起的大鼠子宫收缩有松弛作用;在无钙条件下,芒籽定也可使催产素或钒酸盐(vanadate)引起的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松弛。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截疟。主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疟发前2小时服。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鹰爪花根

功效作用

功能
截疟。
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20g,疟发前2h服。
药理作用

1、抗疟作用。

2、对子宫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临床应用

附注
鹰爪花的鲜花含挥发油0.75%-1.0%(据《中国植物志》),可制高级香水和皂用香精。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挖,鲜用或晒干。
炮制方法
拣除杂质,洗净,浸润透心,切片,晒干。

保存方法

~捆压成把,外加蒲席封固,存放于干燥处,防蛀。~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呈长条圆柱形,稍弯曲,长30-60cm,直径0.6-2cm。表面灰褐色,稍粗糙,有纵皱纹及微凸起的点状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切断面皮部灰褐色,木部占大部分,浅黄棕色,结密,略显放射状纹。气微香,味微辛苦。

以根条粗、气微香、味辛香微苦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番荔枝科植物鹰爪花。
形态特征
鹰爪花,又名鹰爪、五爪兰、虎爪花、鹰爪兰。攀援灌木,高达4米,无毛或近无毛。叶纸质,长圆形或阔披针形,长6-16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叶面无毛,叶背沿中脉上被疏柔毛或无毛。花1-2朵,淡绿色或淡黄色,芳香;萼片绿色,卵形,长约8毫米,两面被稀疏柔毛;花瓣长圆状披针形,长3-4.5厘米,外面基部密被柔毛,其余近无毛或稍被稀疏柔毛,近基部收缩;雄蕊长圆形,药隔三角形,无毛;心皮长圆形,柱头线状长椭圆形。果卵圆状,长2.5-4厘米,直径约2.5厘米,顶端尖,数个群集于果托上。花期5-8月,果期5-12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多栽培,少数为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