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乌头

岩乌头,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AconitumracemulosumFranch.的块根。分布于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四川天全、南川,云南镇雄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别名 -
药味 味辛
药性
归经 味辛,苦,性热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岩乌头
  • 岩乌头
  • 岩乌头
  • 岩乌头
  • 岩乌头
  • 岩乌头
岩乌头
拼音注音
Yán Wū Tóu
别名

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mitum racemulosum Franch.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2300m的山谷崖石上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四川天全、南川,云南镇雄等地。

原形态

财乌头,多年生草本,高40-65cm。块根倒圆锥形,长2.3-3.6cm,直径9-11mm,或近圆柱形,长约7cm,直径约5mm。茎直立,无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短柄,长2.2-3cm,无毛;叶片五角形,有时圆菱形,长5.5-9cm,宽8-10cm,基部心形,有时圆形,3深裂至距基部1.5-2cm处,中央深裂片卵状菱形,长渐尖,边缘疏生三角形牙齿,网脉明显,茎上部叶小,3裂或几不分裂,无毛。花序有花1-6朵,花序轴和花梗均无毛;花梗长约1cm,小苞片披针形或披针状线形,长3-8mm,几无毛;花两性,两侧对称,上萼片圆筒关盔形或高盔形,高2.4-3.2cm,无毛,下缘稍凹,长1.5-2.4cm,蓝色,无毛;花瓣2,具爪,瓣片大,唇长约6mm,距长5-7mm,向后弯曲,无毛;雄蕊多数,花丝有2枚小齿或全缘,无毛;心皮3,无毛。蓇葖果,长1.6-1.8cm。种子多数,倒圆锥状三棱形,长约2mm,只在一面生横膜翅。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性状

性首席鉴别,母根圆锥形,长约2cm,直径约1cm;表面暗棕色,有横皱及纵沟。子根圆柱形,长2.5-3cm,直径约0.5cm;表面有细纵皱纹和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后生皮层为1列细胞;皮层窄;内皮层为1列长方形细胞。形成层呈环状。木质部呈放射状排列。母根的韧皮部细胞皱缩,有多数裂隙,近形成层处有韧皮纤维及石细胞群。

粉末特征:1.石细胞类长方形或类方形,长30-70μm,直径20-36μm,壁稍厚。纤维长150-174μ,直径20-26μm,有的可见纹孔。2.淀粉粒细小,单粒类圆形,直径2-8μm,脐点人字形、一字形、十字形、点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Μ

炮制

用清水浸漂7天,每日换水1-2次,待中心办透后切片,蒸2-3h,取出晒干。再用熟猪油拦和,炒透入药。

性味

味辛;苦;性热;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g。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岩乌头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主治
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g。

注意事项

炮制后用。孕妇慎服。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损伤:岩乌头适量,磨酒或泡酒外搽。(《精编中草药图谱》)

2、治风湿痹痛:岩乌头2g,绣线菊20g,毛青冈20g,泡酒外搽。(《精编中草药图谱》)

现代研究

岩乌头根部的二萜生物碱类成分及其抗PAF活性。方法:95%乙醇提取,所得浸膏采用经典的酸-碱处理方法,得到总碱,总碱经硅胶,RP-18,SephadexLH-20等多种材料柱色谱分离,得到生物碱单体,再通过波谱解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并对分离鉴定的生物碱进行抗PAF活性的检测。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二萜类生物碱,分别为sachaconitine(1),14-acetylsachaconitine(2),hemsleyanineC(3),circinasineA(4),talatisamine(5);化合物1和2显示了一定的抗PAF活性。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和2对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采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
炮制方法
用清水浸漂7天,每日换水1-2次,待中心软透后切片,蒸2-3h,取出晒干。再用熟猪油拌和,炒透入药。

保存方法

夏末秋初采挖块根,去掉苗叶及小根,洗净晒干。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母根圆锥形,长约2cm,直径约1cm;表面暗棕色,有横皱及纵沟。子根圆柱形,长2.5-3cm,直径约0.5cm;表面有细纵皱纹和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毛茛科植物岩乌头。
形态特征
块根倒圆锥形,长2.3-3.6厘米,粗9-11毫米,或近圆柱形,长约7厘米,粗约5毫米。茎高40-65厘米,无毛,等距地生叶。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中部叶有短柄,无毛;叶片革质,五角形,有时圆菱形,长5.5-9厘米,宽8-10厘米,基部心形或浅心形,有时圆形,三深裂至距基部1.5-2厘米处,中央深裂片卵状菱形,长渐尖,边缘疏生三角形牙齿,叶脉多少隆起形成明显的脉网;叶柄长2.2-3厘米,圆柱形。茎上部叶变小,宽卵形或菱形,三裂稍超过中部,有时狭卵形,几不分裂。花序有1-6朵花,长2.2-3厘米;轴和花梗均无毛;花梗长约1厘米,稍向下弯曲;小苞片披针形至披针状线形,长3-8毫米,宽约1.5毫米,几无毛;萼片蓝色,上萼片圆筒状盔形或高盔形,高2.4-3.2厘米,中部粗5-10(-15)毫米,无毛,下缘稍凹,长1.5-2.4厘米,花瓣具长爪,无毛,瓣片大,唇长约6毫米,距长5-7毫米,向后弯曲;雄蕊无毛,花丝有2枚小齿或全缘;心皮3,无毛。蓇葖长1.6-1.8厘米;种子倒圆锥状三棱形,长约2毫米,只在一面生横膜翅。9-10月开花。
分布区域
分布于湖北西部,贵州北部,四川天全、南川,云南镇雄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600-2300m的山谷崖石上或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