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藤叶

黄藤叶,中药名。为防己科植物黄藤Fibraurea tincruria Lour.的叶片。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热毒疮。

别名 -
药味 味苦
药性
归经 味苦,性寒;归肺、肝、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本品捣敷用于热毒疮。

黄藤叶
  • 黄藤叶
  • 黄藤叶
黄藤叶
拼音注音
Huánɡ Ténɡ Yè
出处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

为防己科植物黄藤叶片

性味

《南宁市药物志》:"苦,寒。"

功能主治

①《南宁市药物志》:"捣敷热毒疮。"

②《中国药植图鉴》:"茎、叶,煎水洗澡,可治腰痛。"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黄藤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本品捣敷用于热毒疮。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用。

相关论述

1、《南宁市药物志》:捣敷热毒疮。

2、《中国药植图鉴》:茎、叶,煎水洗澡,可治腰痛。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季采,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防己科植物黄藤。

形态特征

木质大藤本,长达10m。根和茎的木质部均鲜黄色,甚苦。茎粗壮,常扭曲,灰棕色,具深沟状理解纹。叶柄长5-14cm,两面三刀端明显膨大;叶片革质,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有时阔卵形长10-25cm,宽4-ll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回或钝,两面均有光泽,高基3-5脉,侧脉及网脉均在背面凸起。圆锥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或老茎上,阔大而疏散,长达30cm;花单性异株,花被片8-12自外向内渐大,最里面的长约2.5mm;雄花雄蕊3,分离,花丝肥厚;雌花具3心皮。核果长圆状椭圆形,长1.8-3cm,黄色,内果皮木质。花期春末夏初,果或秋冬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道地产区

广东、广西、云南。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密林中或石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