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风丹,中药名。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Goodyera procera (Ker- Gawl.) Hook.[Neottia procera Ker-Gawl.]的全株。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瘫痪,跌打损伤,咳喘,胃痛,水肿。
主要用于风寒湿痹,半身不遂,瘫痪,跌打损伤,咳喘,胃痛,水肿。
石凤丹、兰花草(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
《植物名实图考》
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株。冬季采收。
生于山野溪涧湿地,或附生于石壁上。分布四川、云南、广东等地。产于四川。
多年生草本。根粗纤维状。茎高30~90厘米,通常多叶。叶大而厚,矩圆形,长8~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长而厚的柄,最上部的退化为鞘状苞片。穗状花序稠密,长7~15厘米;苞片膜质,约与花等长;花小,白色而淡绿,直径约3毫米,芳香;萼片卵形,长约2毫米;花瓣较狭,匙形,唇瓣囊状,内面有柔毛,先端钝,外反,内有硬凸体2枚。蒴果纺锤形。花期春、夏。
干燥全株,根数条,灰棕色,弯曲而互相纠结,表面被黄绵毛,质较韧。叶片矩圆状披针形,棕黄色,或带绿色,皱缩,质韧而不易破碎。气无,味辣。
苦辛,温。
①《植物名实图考》:"性温,味苦,无毒。"
②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性温,味苦辛。"
《成都中草药》:"孕妇忌用。"
祛风除湿,养血舒筋。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
①《植物名实图考》:"养血,舒肝,益气,滋肾。入筋祛风,入骨除湿。"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关节疼痛,风湿麻痹。"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治半身不遂:石风丹、红活麻、红牛膝,炖牛肉服。(《成都中草药》)
石凤丹、兰花草、虎头蕉、石蕉、溪蕉、高杆竹叶兰、山合菜、观音竹、追风草、碎米兰、一根香、山石竹、细芭蕉、小芭蕉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高斑叶兰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odyera procera (Ker- Gawl.) Hook.[Neottia procera Ker-Gaw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溪涧湿地,或附生于石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高斑叶兰,多年生草本,高25-80cm。根茎短。茎直立,无毛。叶大而厚,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8-15cm,宽2-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总状花序似穗共,长7-15cm,花稠密;苞片膜质,约与花等长;花小,白色而淡绿,直径约3mm,芳香;萼片卵形,长约2mm;花瓣较狭,匙形,唇瓣囊状,内面有柔毛,先端钝,外反,内有2枚胼胝体;合蕊柱短而阔,蕊喙2裂,和蕊柱等长,花药卵状三角形;子房无毛。蒴果纺锤形。花期春、夏。
性状鉴别 全株长15-80cm。根茎短,有数条根。根弯曲而相互纠结,表面有黄柔毛,质较韧。茎圆柱形,黄绿色,无毛。叶多皱缩,棕黄色或带绿色,展平后呈宽披针形或矩圆形,长8-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成叶柄,长3-7cm,基部鞘状抱茎,全缘,具平行脉。气微,味辣。
肝;肺经
苦;辛;温
孕妇慎服。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止咳平喘。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瘫痪;跌打损伤;咳喘;胃痛;水肿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1.《植物名实图考》:养血,舒肝,益气,滋肾。入筋祛风,入骨除湿。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关节疼痛,风湿麻痹。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石风丹
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止咳平喘。
主要用于风寒湿痹,半身不遂,瘫痪,跌打损伤,咳喘,胃痛,水肿。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成都中草药》:孕妇忌用。
1、《植物名实图考》:养血,舒肝,益气,滋肾。入筋祛风,入骨除湿。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关节疼痛,风湿麻痹。
3、《全国中草药汇编》:止咳平喘。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气管炎,哮喘。
4、《福建药物志》:燥湿,行气活血。主治胃痛,对口疮。
1、治半身不遂:石凤丹、红活麻、红牛膝。炖牛肉服。(《成都中草药》)
2、治关节痛:高斑叶兰24g,猪脚1只。水炖服。
3、治跌打损伤:高斑叶兰9g。水煎,加酒适量服。
4、治对口疮:高斑叶兰9-15g,鸡蛋1个。水炖服。(2-4方出自《福建药物志》)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软,切段,干燥,筛去灰屑。
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全株长15-80cm。根茎短,有数条根。根弯曲而相互纠结,表面有黄柔毛,质较韧。茎圆柱形,黄绿色,无毛。叶多皱缩,棕黄色或带绿色,展平后呈宽披针形或矩圆形,长8-15cm,宽2-5.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成叶柄,长3-7cm,基部鞘状抱茎,全缘,具平行脉。气微,味辣。
为茎、叶混合的段。根灰棕色,表面被黄绵毛,质较韧。叶棕黄色或带绿色,皱缩,叶柄基部膨大抱茎,叶脉明显。可见破碎的穗状花序。质柔软。气微,味辣。
兰科植物高斑叶兰。
多年生草本,高25-80cm。根茎短。茎直立,无毛。叶大而厚,长圆形或狭椭圆形,长8-15cm,宽2-2.5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总状花序似穗共,长7-15cm,花稠密;苞片膜质,约与花等长;花小,白色而淡绿,直径约3mm,芳香;萼片卵形,长约2mm;花瓣较狭,匙形,唇瓣囊状,内面有柔毛,先端钝,外反,内有2枚胼胝体;合蕊柱短而阔,蕊喙2裂,和蕊柱等长,花药卵状三角形;子房无毛。蒴果纺锤形。花期春、夏。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
生于山野溪涧湿地,或附生于石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