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椒根

山椒根,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Zanthoxylum dissitum Hemsl.的根。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具有化痰,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劳伤咳嗽、吐血,跌打损伤,牙痛。

别名 铁杆椒根、黄椒根、单面针根
药味 味辛
药性
归经 味辛,性温;归肝、肺、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化痰,活血,止痛。
主治

主要用于劳伤咳嗽、吐血,跌打损伤,牙痛。

山椒根
  • 山椒根
  • 山椒根
山椒根
拼音注音
Shān Jiāo Gēn
别名

铁杆椒根(《贵州草药》),黄椒根、单面针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

性味

辛,温。

①《贵州草药》:"性温,味辛。"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性温,味辛涩,有小毒。"

功能主治

化痰,活血,止痛。治劳伤咳嗽、吐血,跌打损伤,牙痛。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牙痛。"

②《贵州草药》:"理气祛痰,和血定痛。"

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接骨,续筋。治跌打损伤,骨折,扭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复方

①治劳伤咳嗽:铁杆椒根一两,青鱼胆根、兔耳风根各五钱,泡白酒半斤。日服三次,每次五钱至一两。

②治劳伤吐血:铁杆椒根一两,大苋菜、大种鸡儿肠各五钱,泡酒半斤。日服三次,每次三钱。

③治牙痛:铁杆椒根皮一小块,放牙痛处。(选方出《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

用于麻醉:取单面针根制成自50%注射液。用于局麻或穴位麻醉。剂量视具体情况而定,外科手术中最高1次量有用至150毫升的,未发现对心脏、血压、脉搏等不良影响。曾对10例腋臭、膀胱石、输卵管结扎、截肢、骨髓炎、胃切除、骨瘤等手术进行局麻,结果痛觉消失,病人安静合作、基本无呻吟,腹肌基本松弛者9例;痛觉消失,手术中有呻吟、但尚能合作完成手术,肌肉基本松弛者1例。对21例肾切开取石、甲状腺切除、胃切除、阑尾切除、胆囊切除、膀胱取石、疝修补等进行穴位麻醉,取得一级效果者10例,二级效果者10例,三级效果者1例。亦可将单面针用酒精浸成20%的溶液,涂于局部作表面麻醉。据lOO多例乳牙、松动恒牙拔除的麻醉观察,一般用药后5~10分钟即起止痛作用,未发现毒性反应。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椒根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活血,止痛。

主治

主要用于劳伤咳嗽、吐血,跌打损伤,牙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注意事项

孕妇忌用。

相关论述

1、《广西药植名录》:治牙痛。

2、《贵州草药》:理气祛痰,和血定痛。

3、《四川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接骨,续筋。治跌打损伤,骨折,扭伤。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劳伤咳嗽:铁杆椒根一两,青鱼胆根、兔耳风根各五钱,泡白酒半斤。日服三次,每次五钱至一两。

2、治劳伤吐血:铁杆椒根一两,大苋菜、大种鸡儿肠各五钱,泡酒半斤。日服三次,每次三钱。

3、治牙痛:铁杆椒根皮一小块,放牙痛处。(选方出《贵州草药》)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芸香科植物大叶花椒。

形态特征

常绿木质藤本,幼时为灌木状,高1-3.5m。茎、枝着生略下弯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坚纸质至革质;叶柄长1-4cm;小枝、叶轴、总叶柄及有时叶下面中肋上生小而下曲的锐皮刺;小叶柄长2-8mm;小叶片3-9,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7-16cm,宽3-6cm,先端渐尖,略弯斜,叶基广楔形,两侧略不等,全缘,两面光滑,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青色。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较叶短;苞片小,卵圆形;萼片4,广卵形,长约1mm;花瓣4,卵状长圆形,长4-5mm,宽2-2.5mm;雄花黄色,雄蕊4,伸出花瓣外;退化心皮小,先端2-4叉裂;雌花与雄花相似,无退化雄蕊。蓇葖果成熟时淡褐色,外形似蚌壳状,密集成簇。种子球形,直径6-7mm,黑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道地产区

西南及陕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1900m的疏林或灌木丛中,尤以石灰岩山坡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