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香

一枝香,中药名。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VeronicaspuriaL.的全草。分布于甘肃至云南以东,河北、山西以南各地。具有镇咳,化痰,平喘的功效。主治咳嗽,哮喘,慢性气管炎。

别名 逍遥竹,铜锣草,瑶山竹,了刁竹,一枝香,竹叶细辛,寮刁竹,对节莲,遥竹逍,英雄草
药味
药性
归经 胃经,肝经
分类 祛风湿药
产地 山东
功能 镇咳,化痰,平喘。
主治

咳嗽,哮喘,慢性气管炎。

一枝香
  • 一枝香
  • 一枝香
一枝香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

拼音注音
Yì Zhī Xiānɡ
别名

狼尾拉花、气管炎草。

出处

江苏

来源

为玄参科植物水蔓青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草丛。分布华东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99厘米。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短柔毛。叶对生;倒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窄狭成柄,边缘具锯齿。花密集于枝端,排列成穗形的总状花序,蓝紫色;苞片狭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花柄长1~3毫米,具短柔毛;花萼4裂,裂片卵圆形或楔形,稍有毛;花冠辐射状,花筒短,裂片4;雄蕊2,突出;子房上位,2室,花柱很长。通常花落后尚宿存果端,柱头头状。蒴果扁圆。花期9~10月。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甘露醇和黄酮甙。黄酮甙的甙元为6-羟基木犀草素。

功能主治

镇咳,化痰,平喘。治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根据662例观察,总有效率率84.6%,显效以上为32.9%。制剂及用法:㈠煎剂:一枝香全草(干)3钱,加水浓煎至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㈡复方煎剂:一枝香、四季青、佛耳草各3钱,浓煎成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㈢甘露醇片:从生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每片含200毫克,每次6片,日服3次。均以7~10天为一疗程。实践中观察到,一枝香具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约1/3左右病例在服药后3天,即开始出现疗效,其中以甘露醇片的疗效较为显着。服药1~2天后病人普遍感到口干,极少数病人有胸闷、腹痛感,但极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久服对心、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本药对喘息型的疗效似高于单纯型。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一枝香

拼音注音
Yì Zhī Xiānɡ
别名

臭假耳草

英文名
Linearleaf Speedwell,Root or Stem of Delavay Rockvine
出处

江苏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一柱香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otis ingrata(Wall.)Hook.f.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草丛。

原形态

一柱香,草本,高20-40厘米。叶对生,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4厘米,宽约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全缘;托叶连合,着生于两叶柄之间。卵圆形,边缘具细毛绒。2歧聚伞花序顶生;小花梗长约5毫米;花白色,长约3.5毫米;萼片4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花冠合生,4裂,内生柔毛;雄蕊4;着生于花冠上;子房下位,2室,柱头2裂。蒴果,种子多数。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甘露醇和黄酮甙。黄酮甙的甙元为6-羟基木犀草素(6-Hydroxyluteolin)。全草含梓醇甙(catalposide)、6-香草酰梓醇甙(picroside)、6-(3′,4′-二羟基苯甲酰基)-梓醇(verproside)和6-(3′,4′-二羟基肉桂酰基)-梓醇(ver-minoside)。

药理作用

从全草中提出的甘露醇给小鼠口服200mg/鼠,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蒸气引咳法),但无明显的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用此剂量多数鼠均现腹泻,减少剂量则无止咳作用,因此,其止咳作用是否具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确定。从其中提出的总黄酮甙并无止咳作用,但甙元则有止咳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甲型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无明显抑菌作用。

归经

肺经。

性味

性凉;味辛

功能主治

清热散郁。主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气管炎:煎剂:一枝香全草(干)3钱,加水浓煎至60ml,每次30ml,日服2次。复方煎剂:一枝香、四季青、佛耳草各3钱,浓煎成60ml,每次30ml,日服2次。甘露醇片:从生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每片含200mg,每次6片,日服3次。均以7-10日为1疗程。一枝香具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约1/3左右病例在服药后3日,即开始出现疗效,其中以甘露醇片的疗效较为显着。服药1-2日后病人普遍感到口干,极少数病人有胸闷、腹痛感,但极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久服对心、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本药对喘息型的疗效似高于单纯型。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一枝香

功效作用

功能

镇咳,化痰,平喘。

主治

咳嗽,哮喘,慢性气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慎服。

化学成分

全草含甘露醇和黄酮甙。黄酮甙的甙元为6-羟基木犀草素。

药理作用

止咳作用:从全草中提出的甘露醇给小鼠口服200mg/只,有明显止咳作用(氨水蒸气引咳法),但无明显的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用此剂量多数鼠均现腹泻,减少剂量则无止咳作用,因此,其止咳作用是否具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确定,从其中提出的总黄酮甙并无止咳作用,但甙元则有止咳作用。

相关论述

《江苏中草药》:“镇咳、化痰、平喘。治慢性气管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疗慢性气管炎:根据662例观察,总有效率达84.6%,显效以上为32.9%。制剂及用法:

(1)煎剂:一枝香全草(干)3钱,加水浓煎至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

(2)复方煎剂:一枝香、四季青、佛耳草各3钱,浓煎成60毫升,每次30毫升,日服2次。

(3)甘露醇片:从生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每片含200毫克,每次6片,日服3次。均以7-10天为一疗程。实践中观察到,一枝香具有镇咳、化痰、平喘作用,约1/3左右病人在服药后3天,即开始出现疗效,其中以甘露醇片的疗效较为显著。服药1-2天后病人普遍感到口干,极少数病人有胸闷、腹痛感,但极轻微,不需处理,可自行消失。久服对心、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损害。本药对喘息型的疗效似高于单纯型。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茎叶繁茂时采收全草,除去杂质,切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干燥带花穗的全草,棕色,长20-100cm。根呈须状,主根不明显,浅灰褐色,长3-5cm,直径约1mm。茎单一,圆柱形,直径2-3mm,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对生或互生,叶片多卷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狭卵形或宽披针形,长2.5-6cm,宽0.6-2cm,黄绿色或暗绿色,基部渐狭,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顶生,穗长10-15cm。蒴果扁圆形,种子细小。气微,味苦。 以色绿、带花果者为佳。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玄参科植物水蔓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90cm。茎直立,茎、叶及苞片上被有细短柔毛。叶对生;倒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5-6cm,宽8-20cm,先端短尖,基部窄狭成柄,边缘具锯齿。花密集于枝端,排列成穗形的总状花序,蓝紫色;苞片狭线状披针形至线形,花柄长1-3mm,具短柔毛;花萼4裂,裂片卵圆形或楔形,稍有毛;花冠辐射状,花筒短,裂片4;雄蕊2,突出;子房上位,2室,花柱很长,通常花落后尚宿存果端,柱头头状。蒴果扁圆。花期9-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甘肃至云南以东,河北、山西以南各地。

道地产区

甘肃至云南以东,河北、山西以南各地

生长环境

生于草甸、草地、灌丛及疏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