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黄瓜,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柔毛油点草Tricyrtis Pilosa Wall.的根。具有安神除烦,活血消肿,健脾补虚的功效。主治吐衄,跌打损伤,失眠、口渴虚烦,劳伤,腹胀。
主要用于吐衄,跌打损伤,失眠、口渴虚烦,劳伤,腹胀。
《峨嵋药植》
为百合科植物柔毛油点草的根。
①《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
②《陕西中草药》:"安神除烦,健脾止渴,活血消肿。治口渴虚烦,狂躁不安,劳伤。"
内服:煎汤,3~5钱。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黄瓜
安神除烦,活血消肿,健脾补虚。
主要用于吐衄,跌打损伤,失眠、口渴虚烦,劳伤,腹胀。
内服:煎汤,9-15g。
经期慎用,孕妇禁用。
1、《峨嵋药植》:治跌打损伤。
2、《陕西中草药》:安神除烦,健脾止渴,活血消肿。治口渴虚烦,狂躁不安,劳伤。
7-9月采收。
百合科植物柔毛油点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茎无毛或上部被微糙毛。叶互生,无柄;叶片广椭圆形,长5-14cm,宽3-5cm,先端渐尖,边缘被棕色短柔毛,上部的叶基心形而抱茎。聚伞花序顶生或生上部叶腋,总花梗和花梗密被微毛和腺毛;花梗长1.5-2.5cm;花被片6,通常黄绿色,有紫褐色斑点,椭圆形,长15-18mm,外轮花被基部具囊,开放后花被片向上斜展或近水平伸展;雄蕊6,花丝稍长于花被片,开花时先端外反,密生腺毛。蒴果棱状长圆形,具三棱,长2.5-3.5cm。种子多数。花果期7-9月。
分布于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西南及河北、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生于山坡林下、路旁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