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烛

南烛,中药材名。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南烛Lyoniaovalifolia(Wall.)Drude,以茎、叶及果入药。茎、叶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收,晒干。功能主治为:活血,祛瘀,止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

别名 牛醉木、小米柴
药味 辛、微苦
药性 微温
归经 辛、微苦,温。有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

外用治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

南烛
  • 南烛
  • 南烛
  • 南烛
  • 南烛
  • 南烛
  • 南烛
  • 南烛
  • 南烛
  • 南烛
南烛
别名

牛醉木、小米柴

来源

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南烛Lyonia ovalifolia (Wall.) Drude,以茎、叶及果入药。茎、叶全年可采。果秋季采收,晒干。

性味

辛、微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止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备注

(1)本品有毒,全株含梫木毒素,嫩叶含量尤多。中毒后易引起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多尿,神经中枢及运动神经末梢麻痹,肌肉痉挛。

(2)古代本草所载的南烛是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南方收购和各地销售的南烛子即为此种的干燥果实。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南烛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祛瘀,止痛。

主治

外用治跌打损伤,闭合性骨折。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

过敏体质者慎用。

毒理作用

(1)本品有毒,全株含梫木毒素,嫩叶含量尤多。中毒后易引起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多尿,神经中枢及运动神经末梢麻痹,肌肉痉挛。

(2)古代本草所载的南烛是杜鹃花科乌饭树属植物乌饭树VacciniumbracteatumThunb.,南方收购和各地销售的南烛子即为此种的干燥果实。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杜鹃花科南烛属植物南烛。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9米;分枝多,老枝紫褐色,无毛。叶薄革质,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有花多数,苞片叶状,披针形,花梗短,花冠白色,花丝细长,花盘密生短柔毛。浆果熟时紫黑色,花果期6~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东南亚,南至南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群岛,北经越南、缅甸、达琉球群岛及小笠原群岛,西至印度(南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东、华南,仅少数分布至西南。

道地产区

华东、华南。

生长环境

生于丘陵地带或海拔400~1400米的山地。

生长见习

喜温暖气候及酸性土地,耐旱、耐寒、耐瘠薄,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