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

白英,中药材名。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lyratumThunb.[S.dulcamaraL.var.lyratum(Thunb.)Sieb.etZucc.,S.DulcamaraL.var.pubescensBlume,S.DulcamaraL.var.chinenseDunal],以全草或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的功效。全草主治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病,癌症,子宫颈糜烂,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别名 排风,山甜菜,排风草,和尚,白幕,白草,白英,天灯笼
药味 苦,甘
药性
归经  
分类 清热药
产地 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江苏等
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
主治

1、全草: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病,癌症,子宫颈糜烂,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

2、根:风湿性关节炎。

白英
  • 白英
  • 白英
  • 白英
  • 白英
  • 白英
  • 白英
  • 白英
  • 白英
  • 白英
白英
拼音注音
Bái Yīnɡ
别名

白毛藤、白草、毛千里光、毛风藤、排风藤、毛秀才、葫芦草、金线绿毛龟

来源

本品为茄科茄属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 [S. dulcamara L. var. lyratum (Thunb.) Sieb. et Zucc., S. Dulcamara L. var. pubescens Blume, S.Dulcamara L. var. chinense Duna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归经

入肝、胃经。

性味

苦,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全草:用于感冒发热,乳痈、恶疮,湿热黄疸、腹水,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根: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

(1)用治感冒发热、乳痈等,可配合蒲公英、银花、一见喜等药同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本品配伍蛇莓、龙葵、白花蛇舌草等药,用于肺癌以及胃肠道癌肿等症。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白英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抗癌。

主治

1、全草:感冒发热,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病,癌症,子宫颈糜烂,白带,肾炎水肿;外用治痈疖肿毒。

2、根: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

全草,根15-30g;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化学成分

茎及果实含有茄碱(即龙葵碱solanine C45H73O15N)。果实含量为0.3-0.7%,茎含量0.3%,果皮尚含有花色甙及其甙元。

药理作用

本品对人体肺癌有抗癌作用。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黄疸型肝炎:白英、天胡荽各30g,虎刺根15g,水煎服,每日1剂。

2、声带癌:白英、龙葵各30g,蛇莓、石见穿、野荞麦根各15g,麦冬、石韦各12g。水煎2次分服。

3、肺癌:白英、狗牙半支(垂盆草)各30g,水煎服,每日1剂。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茄科茄属植物白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蔓性草本,长达4m。茎基部有时木化,灰褐色至灰黄色,有纵的棱线和圆形皮孔,幼枝密被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长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10cm,常在基部3-5裂,略呈琴状,生于枝梢的叶不分裂,两面都密生白色长柔毛,故称白毛藤。夏季开花,疏松聚伞花序与叶对生,总花梗与花梗均细长,有柔毛;小花白色,萼5浅裂;花冠幅状5深裂,裂片披针形,向外反折;雄蕊5个,花药向上孔裂;雌蕊1个,子房上位,花柱细长。浆果球形,熟时红色,基部有宿萼。

分布区域

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600-2800米阴湿的路边、山坡、竹林下及灌木丛中。

生长见习

喜湿暖湿润气候,耐阴湿。适宜砂质壤土及粘壤土栽培。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及分根繁殖。

栽培技术

1、种子繁殖:4-5月播种,条播行距40cm,保持土壤湿润,2星期左右出苗,苗出齐后按株距15-20cm间苗。2、分根繁殖:宜春秋季进行当苗高20cm左右时,要搭架缚藤,以利生长。

病虫防治

虫害有红蜘蛛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