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子

韭菜子,中药名,为百合科韭菜属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的功效。主治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别名 起阳草,韭子,陈韭子,韮子
药味 苦,甘
药性
归经 肾经,肝经
分类 补虚药
产地 河南
功能 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
主治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韭菜子
  • 韭菜子
  • 韭菜子
韭菜子

《中国药典》:韭菜子

拼音注音
Jiǔ Cài Zǐ
英文名
SEMEN ALLII TUBEROSI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 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呈半圆形或半卵圆形,略扁,长2~4mm,宽1.5~3mm。表面黑色,一面凸起,粗糙,有细密的网状皱纹,另一面微凹,皱纹不甚明显。顶端钝,基部稍尖,有点状突起的种脐。质硬。气特异,味微辛。

贮藏

置干燥处。

炮制

韭菜子除去杂质。

盐韭菜子取净韭菜子,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归经

归肝、肾经。

性味

辛、甘,温。

功能主治

温补肝肾,壮阳固精。用于阳痿遗精,腰膝酸痛,遗尿尿频,白浊带下。

用法用量

3~9g。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韭菜子

拼音注音
Jiǔ Cài Zǐ
英文名
Semen Allii Tuberosi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非菜Allium tuberosum Rottl.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生境分布

生于田园,全国各地有栽培。有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山东、安徽、河南产量较大。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草有异臭。鳞茎狭圆锥形。叶基生,扁平,狭线形,长15~30cm,宽1.5~6mm。花茎长30~50cm,顶生伞形花序,具20~40朵花;总苞片膜状,宿存;花梗长为花被的2~4倍;花被基部稍合生,裂片6,白色,长圆状披针形,长5~7mm;雄蕊6;子房三棱形。蒴果倒卵形,有三棱。种子6,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状

种子半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3~4mm,宽约2mm。表面黑色,一面凸起,粗糙,有细密的网状皱纹,另一面微凹,皱纹不甚明显,基部稍尖,有点状突起的种脐。质硬。气特异,味微辛。

化学成分

含硫化物、甙类、维生素C等。

性味

性温,味辛、甘。

功能主治

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韭菜子

功效作用

功能

补肝肾,暖腰膝,助阳,固精。

主治

用于阳痿、遗精、遗尿小便频数、腰膝酸软、冷痛、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服,3-9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阴虚火旺者慎服。

化学成分

韭菜子含生物碱及皂苷。

药理作用

韭菜子中含皂苷,口服大量可引起红细胞溶解,且皂苷能刺激胃黏膜反射引起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显示祛痰作用,本品所含大蒜氨酸受大蒜脂的作用转化成大蒜素后有强大抗菌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经集注》:“主梦泄精、溺白。”

2、《滇南本草》:“补肝肾,暖腰膝,兴阳道,治阳痿。”

3、《本草纲目》:“补肝及命门。治小便频数、遗尿,女人白淫白带。”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虚劳溺精:用新韭子二升(十月霜后采之),好酒八合渍一宿。以晴明日,童子向南捣一万杵。平且温酒服方寸匕,日再服之。(《外台秘要》)

2、治泄精:用韭菜子二两炒为末,食前酒下二钱。(《众妙仙方·卷二·下血门》)

3、催乳:生韭子黑者炒为末,黄酒冲服五钱。(《良朋汇集·卷七》)

4、韭菜子小火炒黄,研末,治疗肿瘤病人伴发呃逆有效。与牛鞭、韭菜等配伍,治疗遗精阳痿患者有效。

相关配伍

1、韭菜子配菟丝子:韭菜子长于补肾壮阳,兼有收涩之性而能固精止遗,缩尿止带;菟丝子既补肾阳,又补肾阴,为阴阳俱补之品。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壮阳,固精止遗的作用。适用于肾气不足之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尿频遗尿,白带过多等。

2、韭菜子配益智仁:韭菜子长于补肾壮阳,兼有收涩之性而能固精止遗,缩尿止带;益智仁温肾助阳,固精缩尿,是治疗下焦虚寒的良药。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的作用。适用于下焦虚寒,小便频数,小儿遗尿尿频,遗精滑精等。

3、韭菜子配巴戟天:韭菜子长于补肾壮阳,又能温补肝肾,强筋壮骨;巴戟天善于补肾助阳,又能强筋壮骨,祛风除湿。两药配伍,可增强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步履艰难,屈伸不利等。

鉴别用药

1、韭菜子与菟丝子:两药均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壮阳的功效,用治肾阳虚衰,下元虚冷之阳痿不举、遗精遗尿之证。但韭菜子尚具有温补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用治肝肾不足,筋骨痿软,步履艰难,屈伸不利。菟丝子质润平和而兼固涩,又入脾经,为平补阴阳之品,既固精缩尿,补脾止泻,又能养肝明目,固冲任而安胎止血,善治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视力减退,脾肾两虚之便溏或泄泻,胎动不安,妊娠漏血。

2、韭菜子与牛膝:两药入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的功效,用于肝肾不足,筋骨痿软,步履艰难,屈伸不利。然韭菜子甘温,补肾壮阳,兼有收涩之性而能固精止遗,缩尿止带,以治肾阳虚衰,下元虚冷之阳痿不举、遗精遗尿之证。牛膝性善下行,直达肝肾二经,尚有活血调经之功,故用治妇女瘀血阻滞,经产诸证;牛膝既能通利关节,又能利尿除湿,且有消肿止痛之功,故用治风寒湿痹,筋脉拘挛,腰膝痹痛等症;牛膝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又用于小便不利,尿道涩痛,肾虚水肿;牛膝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故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喉痹口疮,头痛眩晕等。

3、韭菜子与补骨脂:两者均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之功,同可用于肾阳虚衰,下元虚冷之阳痿不举、遗精遗尿之证。然补骨脂性温涩收,又有补火助阳、温脾止泻之功,故又常用于脾肾阳虚,五更泄泻。补骨脂还具有补火助阳,纳气定喘之功,故适用于肾不纳气,呼多吸少,虚寒喘咳。韭菜子又具有温补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又可用于治疗肝肾不足,筋骨痿软,步履艰难,屈伸不利。

相关药品

益肾灵颗粒(胶囊)、颐和春胶囊、前列舒丸、回春胶囊、温肾助阳药酒。

相关方剂

龙牡菟韭丸(方出《种福堂方》,名见《医学实在易》)。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搓出种子,除去杂质。

保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种子半圆形或卵圆形,略扁,长3-4mm,宽约2mm。表面黑色,一面凸起,粗糙,有细密的网状皱纹,另一面微凹,皱纹不甚明显,基部稍尖,有点状突起的种脐。质硬。气特异,味微辛。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百合科韭菜属植物韭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全草有异臭。鳞茎狭圆锥形。叶基生,扁平,狭线形,长15-30cm,宽1.5-6mm。花茎长30-50cm,顶生伞形花序,具20-40朵花;总苞片膜状,宿存;花梗长为花被的2-4倍;花被基部稍合生,裂片6,白色,长圆状披针形,长5-7mm;雄蕊6;子房三棱形。蒴果倒卵形,有三棱。种子6,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河北、山西、吉林、江苏、山东、安徽,河南产量较大。

道地产区

全国各地均产,以河北、山西、吉林、河南、山东、安徽等地产量较大。

生长环境

生于田园,全国各地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