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用于高热神昏,肺痨咳嗽,汤火伤,瘰疬,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皂药根(《分类草药性》),拐枣七、鸡脚七(《贵州民间药物》),血当归(《云南中草药》)。
《贵州民间方药集》
为蓼科植物缺腰叶蓼或华缺腰叶蓼的根。秋季采收。
形态详"赤胫散"条。
苦涩,寒。
①《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平。"
②《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苦微涩。"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酸涩,平,无毒。"
《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清热解毒,活血舒筋。治高热神昏,肺痨咳嗽,汤火伤,瘰疬,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①《分类草药性》:"治经水不调。"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痔疮,九子疡;用于跌打损伤,舒筋活血,接骨,消伤肿,止伤痛。"
③《贵州民间药物》:"清热。解毒,除风湿,止血。"
④《云南药物志》:"治瘟疫高热呓语,蛔虫病。"
⑤《云南中草药》:"补血调经,疏筋活络。治干血痨,骨折,跌打损伤。"
⑥《广西药植名录》:"消肿,解毒,凉血,止血。治蛇伤,阴囊疮,妇女经闭。"
⑦《常用中草药配方》:"治颈淋巴结肿,肺痨咳嗽,风湿痹痛,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汤火伤。"
⑧《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痈、疖,无名肿毒。"
⑨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痨伤吐血,痔疮出血。"
⑩《文山中草药》:"治急性肠胃炎。"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泡酒。外用:研末调敷或醋磨搽。
①治无名肿毒:花蝴蝶根磨醋,搽患处。
②治九子疡:花蝴蝶根五至七钱。水、酒各半煎服。
③治汤火伤:花蝴蝶根研末,调麻油搽患处。
④治跌打损伤:花蝴蝶根一两。捶烂泡酒服;并取滓包伤处。
⑤治风湿痹痛:花蝴蝶根五钱至一两。炖鸡吃;或水、酒各半煎服。
⑥治腰痛及月经不调:花蝴蝶根一两。泡酒服。
⑦治痹咳:花蝴蝶根五钱。煎水服。
⑧治痔疮出血:花蝴蝶根三钱,升麻二钱。煮甜酒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花蝴蝶根
主要用于高热神昏,肺痨咳嗽,汤火伤,瘰疬,痈疖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1、《分类草药性》:味甜,性平。治经水不调。
2、《贵州民间药物》:性寒,味苦酸澀。清热解毒,除风湿,止血。
3、《广酉实用中草药新选》:酸濯,平,无毒。治痈、疖无名肿毒。
4、《湖南药物志》:治温疫高热呓语,蝈虫病。
5、《云南中草药》:补血调经,舒筋活络。治干血痨,骨折、跌打损伤,孕妇忌服。
6、《广西药植名录》:消肿,解毒,凉血、止血。治蛇伤,阴囊疮,妇女经闭。
7、《常用中草药配方》:“治颈淋巴结肿,肺痨咳嗽,风湿痹痛,腰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汤火伤。
8、《文山中草药》:治急性肠胃炎。
9、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痨伤吐血,痔疮出血。
1、治无名肿毒:花蝴蝶根磨醋,搽患处。
2、治九子疡:花蝴蝶根五至七钱。水、酒各半煎服。
3、治汤火伤:花蝴蝶根研末,调麻油搽患处。
4、治跌打损伤:花蝴蝶根一两。捶烂泡酒服;并取滓包伤处。
5、治风湿痹痛:花蝴蝶根五钱至一两。炖鸡吃;或水、酒各半煎服。
6、治腰痛及月经不调:花蝴蝶根一两。泡酒服。
7、治痹咳:花蝴蝶根五钱。煎水服。
8、治痔疮出血:花蝴蝶根三钱,升麻二钱。煮甜酒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
1、华缺腰叶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茎细弱黄色,须根黑棕色。茎纤细,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节或被细白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叶柄短,具翅,基部有叶耳,上部叶近无柄;托叶鞘筒状,膜质,长达1cm,有缘毛或无毛;叶片卵形,大头羽裂,长5-8cm,宽3-8cm,顶生裂片较大,三角状卵形,先瑞长渐尖,侧生裂片l-3对,基部近截形,两面无毛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纹,具细微的缘毛。头状花序簇生于枝顶,通常成对,总花梗有腺毛;花被5裂,粉红色,沿背部为绿色;雄蕊8,花丝较花被短;柱头圆球形,3裂。瘦果卵圆形,具3棱,黑褐色有细点。花期7-8月。
2、缺腰叶蓼:本变种与赤胫散的区别是头状花序较小,直径5-7mm,数个再集成圆锥状。叶基部通常具1对裂片,两面无毛或疏生柔毛。
1、华缺腰叶蓼: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2、缺腰叶蓼: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1、华缺腰叶蓼:生于路边、沟渠、草丛等阴湿地或栽培。
2、缺腰叶蓼: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山坡林下。山谷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