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椒根

木椒根,中药名。为樟科植物木姜子Litsea pungens.Hemsl.的根。具有祛风散寒,温中理气的功效。主治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
别名 木姜子根
药味 味辛
药性
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胃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
主治 主要用于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
木椒根
  • 木椒根
  • 木椒根
  • 木椒根
  • 木椒根
  • 木椒根
木椒根
拼音注音
Mù Jiāo Gēn
别名

木姜子根(《重庆草药》)。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樟科植物木姜子。8~10月采挖。

性味

①《重庆草药》:"味辛辣,性热,无毒。"

②《贵州草药》:"辛,温。"

注意

《重庆草药》:"胃肠有热者忌用。"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治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

①《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

②《广西药植名录》:"理气健脾,解毒燥湿。"

③《贵州草药》:"疏风散寒,镇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研末服0.7~1.5分;或泡酒。

复方

①治心胃冷气痛:木姜子根七钱,吴茱萸根一两,蛇参一两,隔山撬一两,算盘子根八钱,朱砂莲五钱。共研成粉,泡酒服。每日一次,每次五钱至一两;另取茴香虫粉兑酒服。(《重庆草药》)

②治风湿关节冷痛:木椒子根二两(鲜用),煨水服。(《贵州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木椒根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风散寒,温中理气。
主治
主要用于胃脘冷痛,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研末服:2-4.5g;或泡酒。
注意事项
《重庆草药》:胃肠有热者忌用。
相关论述

1、《重庆草药》:逐寒,镇痛,健胃,消饱胀。治心胃冷气痛,冷骨风,寒食摆子,痛经。

2、《广西药植名录》:理气健脾,解毒燥湿。

3、《贵州草药》:疏风散寒,镇痛。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1、治心胃冷气痛:木姜子根七钱,吴茱萸根一两,蛇参一两,隔山撬一两,算盘子根八钱,朱砂莲五钱。共研成粉,泡酒服。每日一次,每次五钱至一两;另取茴香虫粉兑酒服。(《重庆草药》)

2、治风湿关节冷痛:木椒子根二两(鲜用),煨水服。(《贵州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10月采挖。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樟科植物木姜子。
形态特征
本种与清香木姜子相似,其特点是:植株高3-8m。幼枝黄绿色,老枝黑褐色;顶芽鳞片无毛。叶互生,常聚生于枝顶;叶柄有毛,后变无毛;叶片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5cm,宽2.5-5.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下面淡绿色,幼时被绢状柔毛。伞形花序腋生;每花序有花8-12朵,花被黄色;花丝仅基部有毛;退化雌蕊细小。果球形,直径7-10mm,成熟时蓝黑色;果梗长1-2.5cm,先端略增粗。花期3-5月,果期9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山西、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溪旁和山地阳坡杂木林中或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