鳕鱼

鳕鱼,中药名。为鳕科动物鳕鱼Gadusmacrocephalus(Tilesius)的肉。分布于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具有活血止痛,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别名 鳘、大头鱼、大头腥、大口
药味 味甘
药性
归经 味甘,性平。归肝、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活血止痛,通便。
主治 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鳕鱼
  • 鳕鱼
  • 鳕鱼
  • 鳕鱼
  • 鳕鱼
  • 鳕鱼
鳕鱼
拼音注音
Xuě Yú
别名

鳘、大头鱼、大头腥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焙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冷水性底栖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夏、秋季栖息于黄海冷水区,冬季回游于水深50-80m的沿海泥底区越冬。于黄海生殖期1-2月,怀卵量34万-83万粒,沉性卵,径0.98-1.05mm。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

原形态

锸鱼,体稍侧扁,尾部向后逐渭狭小。体长一般为20-30cm,大者可达50-70cm。头大,吻长,钝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上颌突出,上颌骨后延达瞳孔前缘下方;下颌略短,下颌前端下方有一触须。两鬲与犁骨均具牙群,牙圆锥形,外行牙较大。鳃孔宽大,鳃盖膜与颊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3+18。体被小圆鳞,侧线前部高位,渐向下弯,成侧中位。侧线鳞150(21-40)。背鳍3个,鳍条分别为13-15、16-20、15-21,第2背鳍基较其他两背鳍基为长。臀鳍2个鳍条分别为17-22、16-20。分别与第2、3背鳍相对。胸鳍短。腹鳍喉倍。尾鳍后缘略凹。体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规则棕色和黄色斑纹。各鳍灰色,腹面灰白色。

化学成分

鳕鱼肉含肌甙酸(inosinic acid)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胆甾醇(cholesterol),谷氨酸(glutamic acid),亮氨酸(leuc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牛磺酸(taurine),次牛磺酸(hypotaurine)。

性味

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通便。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鳕鱼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止痛,通便。
主治
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
注意事项

鳕鱼与腊肉同食会在肠胃中合成致癌物亚硝酸。

痛风、尿酸过高患者忌食。

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药理作用

1、抗炎、抗癌、增强免疫功效。

2、防治心血管病。

3、抑菌、降血糖。

相关论述
《中国动物药》:“活血,消肿止痛。治跌打骨折。”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外伤出血、瘀血:鳕鱼焙干研粉,用水调糊,涂于患处。(《海味营养与药用指南》)

2、治便秘:鳕鱼煮食。(《海味营养与药用指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焙干。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鳕科动物鳕鱼。
形态特征
体稍侧扁,尾部向后逐渐狭小。体长一般为20-30cm,大者可达50-70cm。头大,吻长,钝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上颌突出,上颌骨后延达瞳孔前缘下方;下颌略短,下颌前端下方有一触须。两颌与犁骨均具牙群,牙圆锥形,外行牙较大。鳃孔宽大,鳃盖膜与颊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3+18。体被小圆鳞,侧线前部高位,渐向下弯,成侧中位。侧线鳞150。背鳍3个,鳍条分别为13-15、16-20、15-21,第2背鳍基较其他两背鳍基为长。臀鳍2个鳍条分别为17-22、16-20。分别与第2、3背鳍相对。胸鳍短。腹鳍喉位。尾鳍后缘略凹。体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规则棕色和黄色斑纹,各鳍灰色,腹面灰白色。
分布区域
我国分布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