鲛鱼翅

鲛鱼翅,中药名。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Mustelus manaso Bleeker或其他鲨鱼的鳍。具有健脾和胃,利湿行水,消积解毒的功效。主治胃脘痞满,食入难化,嗳气作呃,便溏、少气懒言、苔薄白,脉细、面浮肢肿,小便不通。
别名 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
药味 味甘、咸
药性
归经 味甘、咸,性平;归胃、脾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健脾和胃,利湿行水,消积解毒。
主治

主要用于胃脘痞满,食入难化,嗳气作呃,便溏、少气懒言、苔薄白,脉细、面浮肢肿,小便不通。

鲛鱼翅
  • 鲛鱼翅
  • 鲛鱼翅
鲛鱼翅
拼音注音
Jiāo Yú Chì
别名

鲛鲨翅(《医林纂要》),沙鱼翅(《纲目拾遗》),金丝菜(《本草求原》)。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

性味

①《医林纂要》:"甘咸,滑。"

②《食物宜忌》:"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益气,开胃,补虚。

①《医林纂要》:"渗湿行水。"

②《药性考》:"清痰,开胃进食。"

③《食物宜忌》:"补五脏,消鱼积。"

④《闽部食疏》:"益气开膈,托毒,长腰力。"

⑤《随息居饮食谱》:"益虚劳。"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鲛鱼翅

功效作用

功能

健脾和胃,利湿行水,消积解毒。

主治

主要用于胃脘痞满,食入难化,嗳气作呃,便溏、少气懒言、苔薄白,脉细、面浮肢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
相关论述

1、《医林纂要》:渗湿行水。

2、《药性考》:清痰,开胃进食。

3、《食物宜忌》:补五脏,消鱼积。

4、《闽部食疏》:益气开膈,托毒,长腰力。

5、《随息居饮食谱》:益虚劳。

动物学信息

动物属种
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