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桐,中药名。为大戟科植物绒毛野桐Mallotusjaponicus(Thunb.)Muell.Arg.var.ochraceo-albidus(Muell.Arg.)S.M.Hwang的根或茎皮。植物绒毛野桐,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解毒,消肿之功效。主治骨折,骨结核,狂犬咬伤。
骨折,骨结核,狂犬咬伤。
紫糠木、圆鞋、黄花叶、红妇娘木
大戟科毛桐Mallotus barbatus (Wall.) Muell.-Arg.,以根入药。
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
微苦、涩,平。
清热利尿。主治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尿道炎,白带。
0.5~1两,水煎服。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毛桐
活血,解毒,消肿。
骨折,骨结核,狂犬咬伤。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尚不明确。
1、《贵州民间药物》:“治骨折,狂犬咬伤,巴骨癀(骨结核)。”
2、《贵州草药》:“生新解毒。”
1、治骨折,山桐子根60-90g。捣烂,包于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2、治巴骨癀(骨结核),山桐子根60-90g。捣烂敷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3、治狂犬咬伤,山桐子内皮30-60g。煮糯米粥吃。(《贵州民间药物》)
秋季采收,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备用。
大戟科植物绒毛野桐。
绒毛野桐,别名黄白尼泊尔野桐《云南种子植物名录》。小乔木。幼枝、叶柄及花序轴密被褐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3-lOcm;叶片宽卵形或菱形,长l0-20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钝圆形或宽楔形,不分裂或先端3浅裂,全缘,幼叶被毛并略显红色,老叶上面无毛,下面密被淡黄褐色星状柔毛,并散生黄色腺点。花单性异株,为顶生总状花序;雄花序通常分枝呈圆锥状,长8-20cm;雌花序不分枝,较雄花序稍粗短;雄花疏生,花萼3裂,雄蕊多数;雌花密生,子房3室,偶有2-4室,密被星状毛,花柱3,偶有2或4。蒴果球形,直径约lcm,密被星状毛并有软刺,散生黄色腺点;种子球形,黑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生于山坡阳性林缘或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