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目》
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
①《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
②《纲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瘃,煮汁洗之。"
出自《本草纲目》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幼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ordeum vulgare L.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资源分布:我国各地普遍栽培。
大麦 越年生草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高50-100cm。叶鞘松驰抱茎;两侧有较大的叶耳;叶舌膜质,长1-2mm;叶片扁平,长9-20cm,宽6-20mm。穗状花序长3-8cm(芒除外),径约1.5cm小穗稠密,每节着生3枚发育的小穗,小穗通常无柄,长1-1.5cm(除芒外);颖线状披针形,微具短柔毛,先端延伸成8-14mm的芒;外稃背部无毛,有5脉,顶端延伸成芳,芒长8-15cm,边棱具细刺,内稃与外稃等长。颖果腹面有纵沟或内陷,先端有短柔毛,成熟时与外稃粘着,不易分离,但某些栽培品种容易分离。花期3-4月,果期4-5月。
甘;辛;寒
利湿退黄;护肤剑疮。主黄疸;小便不利;皮肤皲裂;冻疮
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水洗。
1.《伤寒类要》:治诸黄,利小便,杵汁日日服。2.《纲目》: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瘃,煮汁洗之。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大麦苗
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外用:适量,煎水洗。
1、抗溃疡作用:大麦幼叶青汁中的GM-P、GM-L组分有明显的抗溃疡作用。GM-L对应激性溃疡作用显著,其抑制因子存在于80%甲醇可溶部分中。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嫩叶青汁成分能抑制ADP、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加热处理不会使该作用消失。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嫩叶青汁成分的3个组分均可促进大鼠脑垂体前叶细胞分泌生长激素及催乳素。作用比生长激素分泌因子及促甲状腺素分泌因子单独作用时还强。这些物质不含碳水化合物,为耐热性肽。
4、诱变抑制作用:致癌性物质3,4-苯并芘、食物添加剂山梨酸等,与大麦幼叶青汁及其冷冻干燥粉末清液作用,其浓度减少,这种现象以上清液的硫酸胺组分0%-30%及60%-100%组分最为明显,但仅在60%-100%组分中发现对Ames试验诱变性有抑制效果。青汁成分能使具有强烈诱变性的氨基酸、蛋白质的热解产物失活。由此分离出的色氨酸分解物Try-P1-Ⅱ诱变抑制因子对化学性致癌物质2-氨基蒽也有抑制诱变作用,但对诱变物质AF-2无抑制作用。而青汁上清液对上述两种诱变剂均有抑制作用、对生活环境中存在的多种诱变剂有抑制效果。
《纲目》:“主治冬月面目手足皲瘃,煮汁洗之。”
治诸黄,利小便:(大麦苗)杵汁,日日服。(《伤寒类要》)
冬季采集,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