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钩藤根

大叶钩藤根,中药材名。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的根。功能主治为: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别名 -
药味 甘苦
药性
归经 甘苦,凉。
分类 -
产地 -
功能 舒筋活血。
主治

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大叶钩藤根
  • 大叶钩藤根
大叶钩藤根
拼音注音
Dà Yè Gōu Ténɡ Gēn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

性味

甘苦,凉。

功能主治

舒筋活血。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大叶钩藤根

功效作用

功能

舒筋活血。

主治

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钱。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茜草科植物大叶钩藤。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长12-15m。小枝稍扁,老枝四棱柱形,幼时和钩同被褐色粗毛,成长后毛脱落。叶对生,革质,宽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6cm,宽6-12cm,顶端急尖或圆,基部圆形或心形,上面光滑或沿中脉被短毛,下面被褐色短粗毛;叶柄粗壮,长6-10mm;托叶2裂,长8-10mm。头状花序球形,腋生和顶生,直径4-4.5cm;总花梗长3.5-6.5cm,与叶柄同被黄色粗毛;花5数,被褐色粗毛,有香气;萼筒筒状,裂片条状披针形,长约3mm;花冠淡黄色,长约15mm,裂片卵形,长约2mm。蒴果具明显的柄,纺锤形,长10-15mm,被毛,顶冠以长4mm的萼詹裂片。

分布区域

产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中南半岛至印度也有。

生长环境

生于次生林中,常攀缘于林冠上。

生长见习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阴亦喜阳。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