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碎补毛

骨碎补毛,中药材名。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根茎上的鳞片。功能主治为:治外伤出血及火伤。
别名 -
药味 -
药性 -
归经 -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疗伤止血。
主治 治外伤出血及火伤。
骨碎补毛
  • 骨碎补毛
骨碎补毛
拼音注音
Gǔ Suì Bǔ Máo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根茎上的鳞片

功能主治

治外伤出血及火伤。

复方

①治外伤出血:骨碎补根皮上的线形鳞片毛茸,敷掺伤口,再用消毒纱布罨包,每天用茶油滴入一次,三至七天后即结痂。(《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火伤:骨碎补毛,用磁器取下研末,菜油调敷患处。患处先用茶洗过。(《贵州中医验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骨碎补毛

功效作用

功能
疗伤止血。
主治
治外伤出血及火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①治外伤出血:骨碎补根皮上的线形鳞片毛茸,敷掺伤口,再用消毒纱布罨包,每天用茶油滴入一次,三至七天后即结痂。(《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火伤:骨碎补毛,用磁器取下研末,菜油调敷患处。患处先用茶洗过。(《贵州中医验方》)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1.槲蕨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肉质粗壮,长而横走,密被棕黄色、线状凿形鳞片。叶二型,营养叶厚革质,红褐色或灰褐色,卵形,无柄,长5~6.5厘米,宽4~5.5厘米,边缘羽状浅裂,很象槲树叶;孢子叶绿色,具短柄,柄有翅,叶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0~37厘米,宽8~18.5厘米,羽状深裂,羽片6~15对,广披针形或长圆形,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边缘常有不规则的浅波状齿,基部2~3对羽片缩成耳状,两面均无毛,叶脉显著,细脉连成4~5行长方形网眼。孢子囊群圆形,黄褐色,在中脉两侧各排列成2~4行,每个长方形的叶脉网眼中着生1枚,无囊盖群。

2.中华槲蕨附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密被棕色有亮光的披针状钻形鳞片。叶二型,营养叶稀少,红棕色,无柄,矩圆披针形,长9~10厘米,宽4~9厘米,羽状深裂,裂片长圆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2~4.5厘米,宽约0.8~1.3厘米,先端钝或急尖,下部裂片缩短,上面被毛,下面无毛;孢子叶绿色,具长柄,柄淡棕红色,有狭翅,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6.5~13厘米,羽状深裂几达中轴,羽片14~25对,长圆形或广线状披针形,宽1~1.4厘米,先端钝圆或急尖,下部羽片缩短或成耳状,叶片两面均疏被短毛,叶脉显著联结成网状,有内藏细脉。孢子囊群圆形,直径约2.5毫米,黄棕色,在中脉两侧各排列成一行,无囊群盖。

分布区域

1.槲蕨产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海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北部、印度(阿萨姆)也有。

2.中华槲蕨我国陕西、河南、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北和西藏东部。

生长环境

1.槲蕨附生树干或石上,偶生于墙缝,海拔100-1800米。

2.中华槲蕨生于草坡、灌丛、石上或树干上。

繁殖方式
槲蕨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做法是:在春季4月将根状茎分切成段,每段至少应有一片营养叶和袍子叶,然后进行盆栽,栽后放置在阴湿处,则成活的可能性很大。中华槲蕨
栽培技术
栽培槲蕨时要根据其附生习性,选取形态较好的枯木,开凿一条浅稽,将树面固定在上面,以后不需要特别照看。也可按通常方法盆栽,但排水性要好,盆土可用腐叶土和炉渣各半配制,栽植要浅些,不要将营养叶埋在土中。养护以明亮散射光为宜。春秋季可接受半日光照,入夏后要避免烈日直射,若放在室内培养,欣赏,宜放在靠近窗户的附近。生长季中,只要供应充足的水分,就能较好地生长。如能每月施2-3次有机肥,可以促进营养叶和孢子叶的生长更新。另外,经常喷水增湿是管理中重要的一环,若供水不足,虽不致干死,但泡子叶子瘦小,生长则不旺盛。冬季入室后,要注意给予较好的光照,温室中的温度不应低于5℃,天晴时,要用稍温的水喷雾增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