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凤仙

华凤仙,中药名。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植物华凤仙花Impatiens chinensis L.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拔脓消痈的功效。主治小儿肺炎,咽喉肿痛,热痢,蛇头疔,痈疮肿毒,肺结核。
别名 水凤仙、水指甲花、象鼻花、水边指甲花、入冬雪
药味 味苦、辛
药性
归经 味苦、辛,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拔脓消痈。
主治 小儿肺炎,咽喉肿痛,热痢,蛇头疔,痈疮肿毒,肺结核。
华凤仙
  • 华凤仙
  • 华凤仙
  • 华凤仙
  • 华凤仙
  • 华凤仙
  • 华凤仙
  • 华凤仙
华凤仙
拼音注音
Huá Fènɡ Xiān
别名

水指甲花、象鼻花

出处

《广西中草药》

来源

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茎、叶。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于潮湿地或水边、田边。分布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福建、云南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节上有2至多枚托叶状的刺毛。叶对生,线形或线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10厘米,宽0.5~1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浑圆或近心形,边缘有疏离的小硬尖刺;叶柄极短或无柄。花粉红色或白色,腋生,单生或数个聚生,径约1~2厘米;花梗长;外面的萼片延伸成细尾状,并内弯成钩形;旗瓣圆形,渐尖,翼瓣半边倒卵形,基部一侧有耳。蒴果椭圆形,中部膨大。花期夏季。

性味

味微苦辛,性平。

注意

孕妇慎服。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拔脓。

复方

①治肺结核:华凤仙鲜草一至二两。同瘦猪肉或猪骨炖服。

②治蛇头指疮,痈疮肿毒:华风仙鲜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华凤仙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拔脓消痈。
主治
小儿肺炎,咽喉肿痛,热痢,蛇头疔,痈疮肿毒,肺结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品捣敷。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相关论述

1、《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拔脓。”

2、《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拔脓。主治肺结核,颜面及喉头肿痛,热痢。外用治蛇头指疔,痈疮肿毒。”

3、《广西民族药简编》:“治肺结核,小儿肺炎。”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肺结核:(华凤仙)鲜草30-60g。同瘦猪肉或猪骨炖服。

2、治蛇头指疮,痈疮肿毒(华风仙)鲜草捣烂,敷患处。(1、2方出自《广西中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7-9月采集全草,洗净泥沙,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凤仙花科风仙花属植物华凤仙花。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下部平卧,生不定根。叶对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2-10cm,宽0.5-1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形或近心形,边缘疏生小锯齿,上面无毛或有微糙毛,下面粉绿色。花梗在叶腋单生;花较大,粉红色或白色;萼片2,线形;旗瓣圆形,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先端小突尖,翼瓣无柄,2裂,基部裂片长圆形,上部裂片大,宽斧形,背面有小耳,唇瓣舟状,基部延长成内弯或旋卷的长距;雄蕊5,花药钝。蒴果椭圆形,中部膨大。花期夏季。
分布区域
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生长环境
喜生于田边、水沟旁和沼泽地上。
生长见习
喜温暖潮湿的气候。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土壤栽培为好。忌干旱。
繁殖方式
用种子繁殖:春播。
栽培技术
选择近水边而潮湿疏松的肥沃土地作苗床。种子拌以草木灰均匀撒播,苗床要经常保持潮湿。按行株距15cm×15cm,苗高8-10cm即可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