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耳

槐耳,中药名。为多孔菌科栓菌属真菌槐栓菌Trametes robiniophila Murr.的子实体。具有止血,止痢,抗癌的功效。主治痔疮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
别名 槐糯、槐菌、槐鸡、槐鹅、槐蛾、赤鸡
药味 味苦、辛
药性
归经 味苦、辛,性平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止血,止痢,抗癌。
主治

痔疮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

槐耳
  • 槐耳
  • 槐耳
  • 槐耳
  • 槐耳
  • 槐耳
  • 槐耳
  • 槐耳
  • 槐耳
  • 槐耳
槐耳

《中药大辞典》:槐耳

拼音注音
Huái ěr
别名

槐糯(《千金方》),槐菌(《唐本草》),槐鸡(《蜀本草》),槐鹅(《圣惠方》),槐蛾、赤鸡(《纲目》)。

出处

《唐本草》

来源

为寄生于槐树上的木耳

性味

①《药性论》:"平。"

②《唐本草》:"味苦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

治痔疮,便血,脱肛,崩漏。

①《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

②《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阴中疮痛。"

③《本草图经》:"治大便血及五痔、脱肛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或烧存性研末服。

复方

①治肠痔下血:槐树上木耳,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②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槐耳二两(烧灰),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钱。(《圣惠方》)

③治妇人漏下,淋沥不绝:槐蛾不以多少,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食前。(《圣济总录》槐蛾散)

④治月水不断,劳损黄瘦,暂止复发,小劳辄剧者:槐鹅(炒黄)、赤石脂各一两。为末。食前热洒服二钱。桑黄亦可。(《圣惠方》)

⑤治产后血疼欲死者:槐鸡半两。为末,酒浓煎,饮服。(《妇人良方》)

⑥治蛔虫心痛:槐上木耳(烧灰)末,如枣大,正发和水服,若不止,饮热水一升。(《随身备急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槐耳

拼音注音
Huái ěr
别名

槐檽、槐菌、槐鸡、槐鹅、槐蛾、赤鸡

英文名
Jew's Ear on PagodaTCMLIBee
出处

出自《唐本草》; 《唐本草》:槐耳,槐树茵也,当取坚如桑耳者。炮烫止蝎毒。本品乃《本经》"五木耳"之一,以往多将其定为木耳科真菌木耳 Auricularia auricula(L. cx Hook.)Underw.但据《新修本草》云:"槐耳,此槐树上菌也,当取坚如桑耳者良。""桑、槐、楮、榆、柳,此为五耳,软者并堪啖,楮耳人常食,槐耳治痔。"由此看来,坚硬的、作为药用的槐耳可能并非胶质的作为食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槐栓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ametes robiniophia Mu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下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槐及洋槐、青檀等树干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野生资源稀缺,近年来江苏等地采用固体发酵法培养槐栓菌以供药用

原形态

槐栓菌子实体无柄,菌盖半圆形,常呈覆瓦状,木栓质,棕褐色,近光滑,有少数环纹,(2.5-7)cm×(3-4)cm,菌肉黄白色,干后有香味,厚4-300mm,菌管长约5mm,壁厚而光整,孔口黄白色,多角形,每1mm间5-6个,孢子无色,光滑,孢子印白色,常有囊状体。

栽培

槐耳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培育困难,生长周期长,生物效应低。目前用固体发酵法生产槐耳菌质,液体培养法生产菌丝体。

固体发酵 菌丝体生长最低温度5℃,最高温度37℃,最适pH5.5。

液体培养 培养基:玉米粉2%,豆饼粉2%,pH5左右。温度:27-28℃。种龄:96h。接种量:10%-15%。培养时间:6-7d。在上述适宜培养条件下,液体培养槐栓菌的菌丝干重基本稳定在2g/100ml

毒性

毒性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膏对小鼠的最大给药剂量相当于人临床剂量的126.6倍;大鼠按95倍灌胃,均未能测出LD50,长期毒性试验,大鼠按临床剂量的95倍灌胃3个月,家犬小剂量组为临床等效剂量,大剂量组为其24.7倍,连续灌胃6个月,动物生长正常,经血象、生化等检查分析,各组动物都未发生异常,也未发现由药物引起的病理性改变。特殊毒理如小鼠微核及染色体畸变试验等均为阴性反应

化学成分

主成分为槐耳蛋白多糖,其水解产物含L-岩藻糖(fucose),L-阿拉伯糖(arabinose),D-木糖(xylose),D-甘露糖(mannose),D-半乳糖(galactose),D-葡萄糖(glucose)等6种单糖,及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胱氨酸(cystine),缬氨酸(valine),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色氨酸(TCMLIByptophane),精氨酸(arginine)等18种氨基酸组成。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用槐耳清膏进行荷瘤动物体内抑瘤试验,证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槐耳清膏灌胃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25%-46%,腹水型S180生命延长率38%。多糖腹腔给药抑瘤率37.1%-48%,生命延长率50%。均质多糖蛋白(PS-T)灌胃抑瘤率38%。腹腔给药为38%-40.1%(P<0.01)。说明清膏、多糖及PS-T对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S180有根明显抑瘤作用,并对荷瘤动物有显着延长生命的作用。

2.增强免疫功能:槐耳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非常显着的促进作用,能增强溶菌酶活性,对脐血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EaRFC)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IIR)有增进影响,对α,γ干扰素诱生,α干扰素促天然杀伤(NK)细胞活性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特异性抗体产生,促进小鼠脾细胞DNA合成,说明它可明显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3.抗病毒作用:槐耳清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诱生作用非常显着,对鸭肝炎病毒DHBV在用药后使鸭血清HBV一DNA水平显着下降。

归经

肝;脾;大肠经

性味

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

止血;止痢;抗癌。主痔疮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烧炭存性研末。

复方

①治肠痔下血:槐树上木耳, 为末, 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肘后方》)②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 槐耳二两(烧灰),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③治妇人漏下,淋沥不绝: 槐蛾不以多少,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食前。 (《圣济总录》槐蛾散)④治月水不断,劳损黄瘦,暂止复发,小劳辄剧者: 槐鹅(炒黄)、赤石脂各一两。 为末。食前热酒服二钱。 桑黄亦可。 (《圣惠方》)⑤治产后血疼欲死者: 槐鸡半两。为末,酒浓煎,饮服。(《妇人良方》)⑥治蛔虫心痛: 槐上木耳(烧灰)末, 如枣大, 正发和水服,若不止,饮热水一升。 (《随身备急方》)

临床应用

槐耳冲剂:采用固体发酵新工艺,将槐栓菌菌种在发酵基质上发酵,形成含有槐耳菌丝体多糖等活性成分的槐耳菌质。槐耳菌质再采用热水、乙醇等提取清膏,进一步研制成为临床用药槐耳冲剂。每包含干清膏2. 64g。用于原发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庄毅《抗癌新药槐耳冲剂的研究》)

各家论述

1.《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

2.《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阴中痒痛。

3.《本草图经》:治大便血及五痔、脱肛等。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槐耳

功效作用

功能
止血,止痢,抗癌。
主治

痔疮出血,便血,崩漏,痢疾,肝癌,肝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或烧炭存性研末。
注意事项
阴虚有热者禁服。
化学成分
主成分为槐耳蛋白多糖,其水解产物含L-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半乳糖,D-葡萄糖等6种单糖,及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精氨酸等18种氨基酸组成。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用槐耳清膏进行荷瘤动物体内抑瘤试验,证实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槐耳清膏灌胃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25%-46%,腹水型S180生命延长率38%。多糖腹腔给药抑瘤率37.1%-48%,生命延长率50%。均质多糖蛋白(PS-T)灌胃抑瘤率38%。腹腔给药为38%-40.1%(P<0.01)。说明清膏、多糖及PS-T对小鼠肉瘤S180、腹水型S180有根明显抑瘤作用,并对荷瘤动物有显着延长生命的作用。

2、增强免疫功能:槐耳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非常显着的促进作用,能增强溶菌酶活性,对脐血活性E玫瑰花结形成细胞(EaRFC)及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IIR)有增进影响,对α,γ干扰素诱生,α干扰素促天然杀伤(NK)细胞活性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特异性抗体产生,促进小鼠脾细胞DNA合成,说明它可明显促进机体免疫功能。

3、抗病毒作用:槐耳清膏对小鼠血清干扰素诱生作用非常显着,对鸭肝炎病毒DHBV在用药后使鸭血清HBV一DNA水平显着下降。

毒理作用
动物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清膏对小鼠的最大给药剂量相当于人临床剂量的126.6倍;大鼠按95倍灌胃,均未能测出LD50,长期毒性试验,大鼠按临床剂量的95倍灌胃3个月,家犬小剂量组为临床等效剂量,大剂量组为其24.7倍,连续灌胃6个月,动物生长正常,经血象、生化等检查分析,各组动物都未发生异常,也未发现由药物引起的病理性改变。特殊毒理如小鼠微核及染色体畸变试验等均为阴性反应
相关论述

1、《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

2、《唐本草》:主五痔,心痛,女人阴中痒痛。

3、《本草图经》:治大便血及五痔、脱肛等。

临床应用

临床应用
槐耳冲剂:采用固体发酵新工艺,将槐栓菌菌种在发酵基质上发酵,形成含有槐耳菌丝体多糖等活性成分的槐耳菌质。槐耳菌质再采用热水、乙醇等提取清膏,进一步研制成为临床用药槐耳冲剂。每包含干清膏2.64g。用于原发性肝癌、慢性乙型肝炎。口服,每次1包,每日3次。(庄毅《抗癌新药槐耳冲剂的研究》)
相关配伍

1、治肠痔下血:槐树上木耳,为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肘后方》)

2、治大肠风毒。下血不止:槐耳二两(烧灰),干漆一两(捣碎、炒令烟出)。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温酒调下-钱。(《圣惠方》)

3、治妇人漏下,淋沥不绝:槐蛾不以多少,烧灰,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食前。(《圣济总录》槐蛾散)

4、治月水不断,劳损黄瘦,暂止复发,小劳辄剧者:槐鹅(炒黄)、赤石脂各一两。为末。食前热洒服二钱。桑黄亦可。(《圣惠方》)

5、治产后血疼欲死者:槐鸡半两。为末,酒浓煎,饮服。(《妇人良方》)

6、治蛔虫心痛:槐上木耳(烧灰)末,如枣大,正发和水服,若不止,饮热水一升。(《随身备急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子实体成熟时采收,鲜用或干燥。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多孔菌科栓菌属真菌槐栓菌。
分布区域
分布于河北、山东、陕西等地。野生资源稀缺,近年来江苏等地采用固体发酵法培养槐栓菌以供药用
生长环境
生长于槐及洋槐、青檀等树干上。
繁殖方式
槐耳野生资源稀缺,人工培育困难,生长周期长,生物效应低。目前用固体发酵法生产槐耳菌质,液体培养法生产菌丝体。
栽培技术
固体发酵菌丝体生长最低温度5℃,最高温度37℃,最适pH5.5。

液体培养培养基:玉米粉2%,豆饼粉2%,pH5左右。温度:27-28℃。种龄:96h。接种量:10%-15%。培养时间:6-7d。在上述适宜培养条件下,液体培养槐栓菌的菌丝干重基本稳定在2g/1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