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须

黄龙须,中药材名。本品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功能主治为:行气,除风,除寒,除湿。治风湿麻木,筋骨痛,跌打损伤,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外伤痨伤吐血。
别名 红龙须(《分类草药性》)。
药味 《重庆草药》:味苦湿
药性 热无毒
归经 《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行气,除风,除寒,除湿。
主治 治风湿麻木,筋骨痛,跌打损伤,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外伤痨伤吐血。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 黄龙须
黄龙须
拼音注音
Huánɡ Lónɡ Xū
别名

红龙须(《分类草药性》)。

出处

《重庆草药》

来源

为桑科植物黄葛树气根

性味

《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功能主治

《重庆草药》:"行气,除风,除寒,除湿。治风湿麻木,筋骨痛,跌打损伤,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外伤痨伤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黄龙须

功效作用

功能
行气,除风,除寒,除湿。
主治
治风湿麻木,筋骨痛,跌打损伤,痨伤腰背酸痛,湿肿,虚弱,外伤痨伤吐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高大落叶乔木。其茎干粗壮,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枝杈密集,大枝横伸,小枝斜出虬曲。树叶茂密,叶片油绿光亮。寿命很长,百年以上大树比比皆是。花期5~8月,果期8~11月,果生于叶腋,球形,黄色或紫红色。
分布区域
分布区与原变种相同。但在中国产陕西南部,湖北(宜昌西南)、贵州、广西(百色、隆林)、四川(广布)、云南(除西北外几近全省)等地。
生长环境
常生于海拔(400-)800-2200-(2700)米,为中国西南部常见树种,在四川(沿长江城镇)多见于江边的道旁,为良好的遮荫树。树冠广展,板根延伸至数10米处;支柱根形成的树干,胸径达3-5米。
生长见习
黄葛树喜光,有气生根。生于疏林中或溪边湿地,为阳性树种,喜温暖、高温湿润气候,耐旱而不耐寒,耐寒性比榕树稍强。它抗风,抗大气污染,耐瘠薄,对土质要求不严,生长迅速,萌发力强,易栽植。
繁殖方式
黄葛树的繁殖常用播种、扦插、压条等方法,现多用扦插繁殖法。
栽培技术

选择向阳通风、地势略高的地方,深挖30至35厘米,精耕细作,扦插床宽1.5米,高0.3米,床底部垫一层杂草或腐叶土,上面再填30厘米左右的砂质土或菜园土,保持插床疏松透气。于2至3月或9至10月,剪取2至3年生斜出生长的硬枝作为插条,剪成长15至30厘米,斜插于苗床中,插后浇透水。露地管理,一般床内保持85%左右的空气湿度。不要让插床积水,光强时适当遮荫,并注意通风。春插,当年8至9月移栽;秋插,翌年4至5月移栽。

黄葛树常规播种用土要求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并进行消毒处理方能播种。但黄葛树种子习性强健,不必要严格消毒,能直接播在很肥的培养土上。黄葛树种子是随收随播。要采收成熟浆果,浆果出现粉红色就可以采收回来播种,浆果一定要搓洗稀烂,播后才能发芽。搓洗前准备好棉纱布,因黄葛树种子太细小,布要紧密牢固,一盆清水,水要多放些。用布把浆果包裹好后,放到盛清水大盆里进行反复搓洗,需要用力搓洗,才能把浆果搓稀烂,然后拧干水,将纱布摊开连同种子(包括浆果渣),在一起晾干,一般晾干二、三天后,就能播种。播种前,先将煤渣与沤制过的基肥混合均匀,分量各半,然后装入20厘米左右泥瓦盆里,淋透水。把种子连同浆果渣均匀撒在肥沃培养土面上,不要覆土。因黄葛树需要强光,最后把盆放到能晒着阳光有遮雨的地方,每天一至二次用手提式喷雾器对泥面喷透水。气温在25度~30度大概十天后陆陆续发芽,生长半个月后可向叶面喷0.1%尿素或磷酸二氢钾,待长到有6~7片真叶就可移苗。

病虫防治
大叶榕常见的虫害是灰白蚕蛾。其低龄幼虫咬食叶肉,大龄幼虫蚕食叶片,由于该幼虫具有拟态现象,不易被发现,极易造成大的危害。可使用乐斯本、高效菊酯类、阿维菌素、灭幼脲、苏云金杆菌等防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