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花

胡麻花,中药名。为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DC.的花。主治秃发,冻疮。
别名 乌麻花
药味 味甘
药性
归经 味甘,性寒;入大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秃发,冻疮。
主治 秃发,冻疮。
胡麻花
  • 胡麻花
  • 胡麻花
  • 胡麻花
  • 胡麻花
胡麻花
拼音注音
Hú Má Huā
别名

乌麻花(《千金方》)。

出处

《千金·食治》

来源

为胡麻科植物脂麻

功能主治

治秃发,冻疮。

①《千金·食治》:"生秃发。"

②苏轼《物类相感志》:"身上生肉丁,擦之。"

③《纲目》:"润大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或酒浸涂擦。

复方

①生眉毛:七月(采)乌麻花阴干,末之,以生乌麻油渍之,二日一涂。(《千金方》)

②治冻疮:白芝麻花,须于三伏时采收,浸于烧酒瓶中,勿令泄气,迨至冬天,冻疮将发时,取以涂擦患处。虽已红肿有块,亦能消散。(《幸福杂志》(4):32,1934)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胡麻花

功效作用

主治
秃发,冻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或研末。外用:研末调敷或酒浸涂擦。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生眉毛:七月(采)乌麻花阴干,末之,以生乌麻油渍之,二日一涂。(《千金方》)

2、治冻疮:白芝麻花,须于三伏时采收,浸于烧酒瓶中,勿令泄气,迨至冬天,冻疮将发时,取以涂擦患处。虽已红肿有块,亦能消散。(《幸福杂志》(4):32,1934)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8月采收已开放的花,鲜用。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胡麻科胡麻属植物脂麻。
形态特征
植株具十几枚至几十枚叶。叶倒披针形,连柄长1.5-11厘米,宽6-13毫米。花葶高4-20厘米,顶端为伞形花序;花序有3-10朵花;花梗长2-11毫米;花被片条状倒披针形,长6-13毫米,宽2-3毫米;花柱明显伸出花被和雄蕊之上。花期1-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