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露

藿香露,中药名。为唇形科藿香属植物藿香 Agastache rugosa(Fisch.et Mey.)O.Ktze.的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具有消暑,正气的功效,主治暑湿气滞,胸闷呕恶。
别名 -
药味 味辛
药性 微温
归经 味辛,性微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暑,正气。
主治

暑湿气滞,胸闷呕恶。

藿香露
  • 藿香露
  • 藿香露
藿香露
拼音注音
Huò Xiānɡ Lù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藿香茎叶蒸馏所得的芳香水

性味

《中国医学大辞典》:"辛,微温,无毒。"

功能主治

①《纲目拾遗》:"消暑,正气。"

②《中药成方配本》:"芳香宣浊。治暑湿气滞,胸闷呕恶。"

用法用量

内服:温饮,2~4两。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藿香露

功效作用

功能

消暑,正气。

主治

暑湿气滞,胸闷呕恶。

用法用量
内服:温饮,6-12g。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唇形科藿香属植物藿香。
形态特征
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茎直立,高0.3-1m,四稜形,分枝,被绒毛。叶圆形或宽卵圆形,长2-10.5cm,宽1-8.5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楔状渐狭,边缘具不规则的齿裂,草质,上面深绿色,被绒毛,老时渐稀疏,下面淡绿色,被绒毛,侧脉约5对,与中肋在上面稍凹陷或近平坦,下面突起;叶柄长1-6cm,被绒毛。轮伞花序10至多花,下部的稍疏离,向上密集,排列成长4-6.5cm宽1.5-1.8cm的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顶生及腋生,密被长绒毛,具总梗,梗长0.5-2cm,密被绒毛;苞片及小苞片线状披针形,比花萼稍短或与其近等长,密被绒毛。花萼筒状,长7-9mm,外被长绒毛,内被较短的绒毛,齿钻状披针形,长约为萼筒1/3。花冠紫色,长约1cm,裂片外面均被长毛。雄蕊外伸,具髯毛。花柱先端近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花期4月。
分布区域
中国台湾、广东海南和广州、广西南宁、福建厦门等地广为栽培,供药用。印度、斯里兰卡经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也有。
生长见习
喜高温湿润气候,以年平均气温24-25℃最适宜生长,气温隆至17℃以下,生长缓慢,植株能耐0℃短暂低温。雨量要充沛,分布均匀,要求年降雨量1600-2400mm。喜阳光,但在苗期和定植初期必须适度荫蔽,一量长出新根和新叶后即去掉荫蔽。遇台风时枝叶易折断。以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为宜。
繁殖方式
用扦插繁殖,生产上采用直插法和插枝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术
直插法:宜选取温暖多雨季节,如海南省,一般在9-10月,选生长旺盛,粗壮、节密,生长期4-5个月的植株,取中部茎的侧枝,长20-30cm,具6-7个节,下部3-4节褐色木栓化,用手将枝条自工戏上轻轻折下,使插枝附有部分主茎的韧皮组织。采苗时一般自茎基部逐层分次向上采取,每隔15-20天采1次。采下的苗应置于阴凉处,并要随采随种。插枝育苗:即将鲜枝条插于苗床上,待长根后再移栽大田。其方法及时间与直插法同。枝条插在苗床后,早上搭棚遮荫,晚上揭开,冬季应昼夜搭棚防霜害。每日早晚各浇水1次。插后10d左右发根。可施稀人粪水3-4次,20d后除去荫蔽物,1个月质即可定植。定植应在温暖湿润季节,广州郊区宜4月上旬,湛江地区在3-5月,四川在8-9月,海南可在7-8月及9-11月;一般采用斜插法,将苗的3/5斜插入土中,覆土压实,按行株距50cm×40cm的三角形种植,植后随即淋水,盖草遮荫。
病虫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可及时疏沟排水,挖除病株,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还有细菌性角斑病等。地老虎,可人工捕杀或用毒饵诱杀(将麦麸炒香,用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拦潮)。此外,还有蝼蛄、红蜘蛛等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