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桃油

胡桃油,中药名。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胡桃 Juglans regia L.种仁的脂肪油。具有温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的功效。主治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耵耳出脓,疥癣,冻疮,狐臭。
别名 -
药味 味辛、甘
药性
归经 味辛、甘,性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温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
主治 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耵耳出脓,疥癣,冻疮,狐臭。
胡桃油
  • 胡桃油
胡桃油

《中药大辞典》:胡桃油

拼音注音
Hú Táo Yóu
出处

《普济方》

来源

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种仁榨取之脂肪油

功能主治

治绦虫,疥癣,冻疮,聤耳。

①《纲目拾遗》:"补火。"

②《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3~6钱。外用:滴耳或涂搽患部。

复方

①治伤耳成疮出汁者:胡桃,杵取油纳入。(《普济方》)

④治耳疳: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医宗金鉴》滴耳油)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胡桃油

拼音注音
Hú Táo Yóu
出处

出自《普济方》《纲目拾遗》:核桃油,好者补火,若坏核桃榨取者有毒,味劣,不宜食。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种仁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regia L.[J.orientis Dode;J.sinensis (C.DC.)Dode]

采收和储藏:将净胡桃种仁压榨,收集榨出的脂肪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20-25m。树皮灰白色,幼时平滑,老时浅纵裂。小枝被短腺毛,具明显的叶痛和皮孔;冬芽被芽鳞;髓部白色,薄片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cm,小叶5-9枚,有时13枚,先端1片常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偏斜,近于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有侧脉11-9对,脉腋内有一簇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长5-10cm,花小而密集,雄花有苞片1,长圆形,小苞片2,长卵形,花被片1-4,均被腺毛,雄蕊6-30;雌花序穗状,直立,生于幼枝顶端,通常有雌花1-3朵,总苞片3枚,长卵形,贴生于子房,花后随子房增大;花被4裂,裂片线形,高出总苞片;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呈羽毛状,鲜红色。果实近球形,核果状,直径4-6cm,外果皮绿色,由总苞片及花被发育而成,表面有斑点,中果皮肉质,不规则开裂,内果皮骨质,表面凹凸不平,有2条纵棱,先端具短尖头,内果皮壁内具空隙而有皱折,隔膜较薄,内里无空隙。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性味

辛;甘;性温

功能主治

温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主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聤耳出脓;疥癣;冻疮;狐臭

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9-15g;外用:适量,涂搽。

各家论述

1.《纲目拾遗》:补火。

2.《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胡桃油

功效作用

功能
温补肾阳,润肠,驱虫,止痒,敛疮。
主治
肾虚腰酸,肠燥便秘,虫积腹痛,耵耳出脓,疥癣,冻疮,狐臭。
用法用量
内服:炖温,9-15g。外用:涂搽。
相关论述

1、《药性考》:“杀虫。治疠风疥癣,杨梅,白秃。”

2、《纲目拾遗》:“补火。”

3、《现代实用中药》:“缓下剂,能驱绦虫;外用于皮肤病疥癣冻疮,腋臭等。”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伤耳或疮出汁者:胡桃,杵取油,纳入。(《普济方》)

2、治耳疳:核桃仁研烂,拧油去渣,得油一钱,兑冰片二分。每用少许,滴于耳内。(《医宗金鉴》滴耳油)

3、治湿疹,皮炎,渗出糜烂:胡桃仁,略炒,轧取油。每100ml加煅炉甘石粉100g,调匀。薄涂于创面,能迅速止痒减少渗出,创面感染者亦有效,加冰片3g尤佳。(《疮疡外用本草》)

4、治宫颈糜烂:核桃馏油300g,甘油适量,甘油明胶适量。制成1000粒栓剂,用时先将外阴部洗净,然后将药栓送人阴道深部每次1粒每日1次,连用7天为1个疗程。(《辽宁省药品标准》1987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将净胡桃种仁压榨,收集榨出的脂肪油。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胡桃科核桃属植物胡桃。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20-25m树皮灰白色,幼时平滑,老时浅纵裂。小枝被短腺毛,其明显的叶痕和皮孔;冬芽被芽鳞;髓部白色,薄片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cm,小叶5-9枚,有时13枚,先端1片常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偏斜,近于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有侧脉1119对,脉腋内有一簇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茱荑花序腋生,下垂,长510cm,花小而密集,雄花有苞片1,长圆形,小苞片2,长卵形,花被片1-4,均被腺毛,雄蕊6-30;雌花序穗状,直立,生于幼枝顶端,通常有雌花1-3朵,总苞片3枚,长卵形,贴生于子房,花后随子房增大,花被4裂,裂片线形,高出总苞片,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呈羽毛状,鲜红色。果实近球形,核果状,直径4-6cm,外果皮绿色,由总苞片及花被发育而成,表面有斑点,中果皮肉质,不规则开裂,内果皮骨质,表面凹凸不平,有2条纵棱,先端具短尖头,内果皮壁内具空隙而有皱折,隔膜较薄,内里无空隙。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区域
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
生长见习
喜凉爽干燥气候,耐干旱,耐寒冷,怕湿热、涝、盐碱。寿命长达200-300年,一般2-4年为始果期,20-30年为盛果期。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砂质土壤和壤土栽培为宜。过黏重的土壤和瘠薄土壤生长不利。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嫁接繁殖或压条繁殖。
栽培技术
种子繁殖:以选薄壳的单株母种,待果皮由绿色变黄色或黄绿色,50%果实顶端已开裂,青果皮易剥离时采种,不易脱皮时可在室内堆积3-5天,晾干。种子处理常用冷水浸泡2-3d,用湿沙贮藏。待壳破露芽时,分批播种。播前深翻土地,施足基地,可用腐熟厩肥,整平畦面,作垄。秋播或春播。条播按行距30-40cm,株距10-15cm。播后约1个月出苗。5-6月追施人畜粪肥,7-8月施过磷酸钙进行根外追肥。冬季苗木要做好防寒措施。嫁接繁殖:芽接或枝接,砧木可选本砧或核桃楸麻核桃、野核桃等。接芽选中下部发育充实的当年生新枝忌雄花枝作接穗和接芽。嫁接苗可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秋季10月下中旬至11月上中旬移栽,按行株距7m×8m开穴,穴径1m,穴深0.81m,底层施腐熟厩肥,每穴栽种1株,填土,踏实,浇水。
病虫防治
病害有黑斑病、核桃炭疽病、核桃枯叶病等。虫害有木尺蠖、云斑天牛、绿肥大蚕蛾、核桃缀叶螟、核桃举肢蛾、核桃黄须球小蠢、核桃小吉丁虫、芳香木蠹蛾等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