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瓜

节瓜,中药材名。为葫芦科植物节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var.chiehqua How的果实。具有解暑,生津,健脾,利尿的功效。主治暑热烦渴,消渴,水肿,泻痢不爽。
别名 -
药味 味甘、淡
药性
归经 味甘、淡,性平;归脾、大肠、小肠经
分类 -
产地 -
功能 解暑,生津,健脾,利尿。
主治

暑热烦渴,消渴,水肿,泻痢不爽。

节瓜
  • 节瓜
节瓜
拼音注音
Jié Guā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节瓜果实。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生境分布

栽培于广东一带。

原形态

一年生攀援草本,为冬瓜的变种。茎略成方形,被黄褐色毛,卷须分枝。单叶互生;有长柄;叶片阔卵形或肾状卵形,具5~7棱角或浅裂状,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有小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脓;雄花花柄长可达10余厘米;花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有锯齿;花冠黄色,5裂几达基部;雄蕊3,花药分离;雌花柄短;子房下位,长椭圆形,子房在生活状态下被污浊色、黄色粗毛,柱头3裂,略扭曲。瓠果长柱形,远较冬瓜为小,长15~25厘米,直径4~10厘米;老熟后仍被有疏粗毛,表面无白色蜡质粉末。种子多数,长卵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性味

《本草求原》:"甘,淡。"

功能主治

①《纲目拾遗》:"止渴生津,驱暑,健脾,利大小肠。"

②《本草求原》:"功同冬瓜,而无冷利之患。益胃,长于下气消水。"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节瓜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暑,生津,健脾,利尿。
主治

暑热烦渴,消渴,水肿,泻痢不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煮食。
化学成分
果实含多糖(polysaccharide),半乳糖醛酸(galataronic acid),中性糖主要是半乳糖(galactose),阿拉伯糖(arabinose)和葡萄糖(glucose),谷甾醇乙酸酯(β-sitosterol acetate),羽扇豆醇(lupoe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相关论述

1、《纲目拾遗》:止渴生津,驱暑,健脾,利大小肠。

2、《本草求原》:功同冬瓜,而无冷利之患,甘淡益胃,长于下气消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葫芦科冬瓜属植物节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攀援草本,茎略成方形,被黄褐色毛,卷须分枝。单叶互生;叶柄长5-20cm;叶片阔卵形或肾状卵形,5-7浅裂,先端尖,基部心形,边缘有小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于叶腋;雄花花柄长可达10余cm;花萼管状,5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锯齿;花冠黄色,5裂至基部;雄蕊3,花药分离;雌花柄短;子房下位,长椭圆形,子房活体时被污浊色或黄色粗毛,柱头3裂,略扭曲。瓠果长柱形,远较冬瓜为小,长15-25cm,直径4-10cm;老熟后仍被有疏粗毛,表面无白色蜡质粉末。种子多数,长卵形。花期5-6月。果期6-8月。
分布区域
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普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