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疼痛,痰饮,黄疸,跌打瘀痛,骨折肿痛,急、慢性肾炎,烫伤。
《国药提要》
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花。4~5月采收整个花序。加热后花即脱落,除去杂质,晒干。
①《国药提要》:"为发汗药。"
②《国药的药理学》:"为茶剂,用于发汗,又有利尿之效。"
内服:煎汤,1.5~3钱,或泡茶饮。
出自《国药提要》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毛接骨木及西洋接骨木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S. williamsii Hance var .Miquelii (Nakai) Y.C. Tang
采收和储藏:4-5月采收整个花序,加热后花即脱落,除去杂质,晒干。
1.接骨木 薄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6m。老枝有皮孔,贿民淡黄棕色。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小叶2-3对,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侧生小叶片卵圆形、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长5-15cm,宽1.2-7cm,先端尖,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形或圆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5cm的柄,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具长约2cm的柄,揉碎后有臭气。花与叶同出,圆锥聚伞花序顶生,长5-11cm,宽4-14cm;具总花梗,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花小而密;萼筒杯状,长约1mm,萼齿三角状披针形,稍短于萼筒;花垸蕾时带粉红色,开后白色或淡黄色,花冠辐状,裂片5,长约2mm;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花药黄色;子房3室,花柱短,柱头3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3-5mm,黑紫色或红色;分核2-3颗,卵形至椭圆形,长2.5-3.5mm,略有皱纹。花期4-5月,果期9-10月。
2.毛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3对,小叶片主脉及侧的基部被明显的长硬毛,小叶柄、叶轴及幼枝被黄色长硬毛;花序轴除被短柔毛外还夹杂着长硬毛。
3.西洋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枝具明显凸起的圆形皮孔;髓部发达,白色。奇数羽状复叶1-3对,通常2对。果实亮黑色。
味辛;性温
发汗利尿。主感冒;小便不利
内服:煎汤,4.5-9g;或泡茶饮。
1.《国药提要》:为发汗药。
2.《国药的药理学》:为茶剂,用于发汗,又有利尿之效。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接骨木花
祛风除湿,活血舒筋,利尿消肿。
风湿疼痛,痰饮,黄疸,跌打瘀痛,骨折肿痛,急、慢性肾炎,烫伤。
1、内服:煎汤,15-30g。
2、外用:捣敷;或研粉撒、调敷。
孕妇慎服。
《本草拾遗》:“不可多服。”
西洋接骨木花含皂苷:熊果酸,20β-羟基熊果酸,α-香树脂醇,B-香树脂醇。甾醇类:β谷甾醇,B-谷甾醇B-D-吡喃葡萄糖苷。挥发油类:顺式-3-己烯-1-醇,芳樟醇,橙花醇,香矛醛,牻牛儿醇。
1、抗惊镇痛作用:接骨木根水提物0.34g/kg、0.68g/kg和1.35g/kg给小鼠皮下注射或腹腔注射,可对抗士的宁或咖啡因诱发的惊厥反应。对小鼠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抗炎作用:接骨木根水提物1.35g/kg和2.70g/kg大鼠腹腔注射,可明显抑制由右旋糖酐或角又菜胶引起的足跖肿胀。
接骨木根水提物应用序贯法,测得昆明种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50为1.90±0.32g/kg。
1、《本草拾遗》:“根皮主痰饮,下水肿及痰疟,煮汁服之当利下及吐。”
2、《河南中草药手册》:“接骨续筋,活血镇痛,祛风利尿。”
3、《陕西中草药》:“舒筋活血,生肌长骨,镇痛止血,清热解毒。主治骨折,跌打损伤,烫火伤,黄疸。”
4、《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用于风湿关节痛,急、慢性肾炎,水肿;外用治创伤出血。”
1、治筋骨折伤:鲜接骨木根皮60-150g,黄栀子30g。共捣烂,黄酒适量,炒热,按伤处大小摊药于布上,骨折复位后即以上药敷患处,夹板固定。(江西《草药手册》)
2、治烫火伤:(接骨木)根皮及叶适量,研粉,以菜油或香油调敷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3、治创伤出血:接骨木研细粉,外敷患处,加压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