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鳖根

木鳖根,中药材名。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的块状根。功能主治为:消炎解毒,消肿止痛。
别名 -
药味 苦微甘
药性 微寒
归经 苦微甘,寒。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消炎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治疗火热毒盛,留滞肤表之痈痈疽疮疡,无名肿毒,亦可治疗痰饮积聚,气血郁滞所致瘰疬痰核、瘿瘤。
木鳖根
  • 木鳖根
木鳖根
拼音注音
Mù Biē Gēn
出处

《广西中草药》

来源

为葫芦科植物木鳖子块状根

性味

苦微甘,寒。

功能主治

消炎解毒,消肿止痛。

复方

治痔疮疗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木鳖子鲜根或叶,加盐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性味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木鳖根

功效作用

功能
消炎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治疗火热毒盛,留滞肤表之痈痈疽疮疡,无名肿毒,亦可治疗痰饮积聚,气血郁滞所致瘰疬痰核、瘿瘤。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治痔疮疗毒,无名肿毒,淋巴结炎:木鳖子鲜根或叶,加盐少许捣烂外敷患处。(性味以下出《广西中草药》)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大型草质攀援藤本,长达15m,有块状根;全株近无毛或稍被短柔毛,节间偶有绒毛。叶柄粗壮,长5~10cm,在中部或基部有2~4个腺体;叶片卵状心形或宽卵状圆形,质稍硬,长、宽均10~20cm,3~5中裂或不分裂。卷须粗壮,光滑无毛,不分歧。雌雄异花。雄花:单生于叶腋或有3~4朵着生在极短的总状花序上,单生时,顶端生一大苞片。苞片无梗,兜状,圆肾形,花冠黄色,裂片卵状长圆形,长5~6cm,宽2~3cm,基部有齿状黄色腺体,腺体密被长柔毛,基部有黑斑。雌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5~10cm,近中部生一苞片;苞片兜状,长、宽均为2mnm;花冠、花萼同雄花。果实卵球形,顶端有1短喙,基部近球形,直径5~10cm,成熟时红色,肉质,密生3~4mm具刺尖的突起。种子灰色,形似龟形。
分布区域
中国南方各省区均有分布。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有分布。
生长环境
生林缘或路旁灌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