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百部

山百部,中药材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山百部的块根。冬季挖根,洗净,除去须根,煮沸约半小时后去皮晒干。功能主治为:止咳,化痰,平喘。治咳嗽痰多气逆。
别名 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
药味 性平
药性
归经 性平,味甘。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 治咳嗽痰多气逆。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 山百部
山百部
拼音注音
Shān Bǎi Bù
别名

山扫帚、山漏芦、铁扫把、滇百部。

出处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山百部块根。冬季挖根,洗净,除去须根,煮沸约半小时后.去皮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野。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5~100厘米。根茎横生,簇生肉质根十数条,先端膨大呈纺锤形。茎基部带棕色,分枝多数,叶退化成卵状三角形鳞片,浅棕色,先端钻形;叶腋簇生叶状枝5~12收,丝状,长3~7毫米。花小,白色,单生叶腋,花冠钟状,先端6裂,排成2轮。浆果小球形。种子细小。花期夏季。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平喘。治咳嗽痰多气逆。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山百部

功效作用

功能
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
治咳嗽痰多气逆。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植物学信息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5~100厘米。根茎横生,簇生肉质根十数条,先端膨大呈纺锤形。茎基部带棕色,分枝多数,叶退化成卵状三角形鳞片,浅棕色,先端钻形;叶腋簇生叶状枝5~12收,丝状,长3~7毫米。花小,白色,单生叶腋,花冠钟状,先端6裂,排成2轮。浆果小球形。种子细小。花期夏季。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