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细辛

四叶细辛,中药名。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的全草或根及根茎。具有活血,散瘀,祛风解毒的功效。主治跌打骨折,腰腿痛,感冒,白带,疖肿,皮肤瘙痒。
别名 四叶对、四块瓦、大四块瓦、四大天王、白毛七、红七​
药味 味苦辛
药性 微温
归经 味苦辛,性微温
分类 -
产地 -
功能 活血,散瘀,祛风解毒。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
四叶细辛
  • 四叶细辛
四叶细辛

《中药大辞典》:四叶细辛

拼音注音
Sì Yè Xì Xīn
别名

四叶对、四块瓦(《江西草药》)。

出处

《江西草药》

来源

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全草。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水边等阴湿处。分布浙江、江西、陕西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根茎较粗,有多数须根。茎直立。叶对生,常4片生于茎顶;叶片卵形,长15~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数条丛生茎顶;花淡绿色;雄蕊1枚,2室,药隔较短于药室;子房下位。花期夏季。

性味

《江西草药》:"苦辛,微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祛风解毒。治跌打骨折,腰腿痛,感冒,白带,疖肿,皮肤瘙痒。

《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

①治跌打损伤:多穗金粟兰根适量,加鲜韭菜根适量,捣敷。

②治骨折: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捣敷,用杉皮或黄柏皮包扎固定。

③治蛇伤,无名肿毒: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甜酒少许,捣敷。

④治皮肤瘙痒:多穗金粟兰适量,水煎浓汁,熏洗患处,每日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四叶细辛

拼音注音
Sì Yè Xì Xīn
别名

四叶对、四块瓦、大四块瓦、四大天王、白毛七、红七。

英文名
Herb of Manyspike Chloranthus
出处

出自《江西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的根及全草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loranthus multistachys Pei

采收和储藏:春、夏、秋采采收。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或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

原形态

多穗金粟兰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粗细长须根。茎直立,单生,下部节上生一对鱼鳞片叶。叶对生,通常4片;叶柄长8-20mm。穗状花序多条,粗壮,顶生或腋生,单一或分枝,连总花梗长4-11cm;苞片宽卵形或近半圆形;花小,白色;雄蕊1-3枚,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若为1个雄蕊则花药卵形,2室;药隔与药室等长或稍长;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截平。核果球形,表面有小腺点。花期5-7月,果期8-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团块状,密集着生多数须状根。须状根细长圆柱形,长10-20cm,直径0.5-1.5mm;表面棕褐色,有枝根痕;质脆,断面平整,皮部土黄色,木部淡黄色。茎有纵棱,下部节上有一对鳞片。叶通常4片,对生,多卷缩,展平后椭圆形或宽卵形,长8-18cm,宽4-10cm;边缘有锯齿,齿端有一腺体,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灰棕色。有时在枝顶或叶腋可见较粗壮的穗状花序或果穗。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广,有石细胞和油细胞散在,石细胞直径55-108μm,胞腔较大,孔沟明显并可见层纹;内皮层凯氏点不明显。中柱鞘细胞1列。初生木质部和韧皮部辐射状排列。根中央薄壁细胞壁木化。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长方形或类方形;上表皮有大型腺鳞,头部数十个至百余个细胞呈放射状排列,下表皮可见较多的非腺毛和气孔。叶肉组织分化不明显,其间有油细胞散在。近叶基处的主脉维束为2束,向上至中部时则合为1束;维管束外韧型,外周有数列厚壁厚细胞。

归经

肝;肾经

性味

苦;辛;微温;小毒

注意

孕妇禁服。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

各家论述

《陕西中草药》:祛湿散寒,理气活血,散瘀解毒。治劳伤,腰腿痛,跌打损伤,感冒,白带,疖肿。

摘录
《中华本草》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四叶细辛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散瘀,祛风解毒。
主治
跌打损伤,骨折。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内服:煎汤,6-10g:或浸酒。
禁忌
孕妇禁服。
相关论述
《江西草药》:“活血散瘀,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

相关配伍

1、治跌打损伤:多穗金粟兰根适量,加鲜韭菜根适量,捣敷。

2、治骨折: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捣敷,用杉皮或黄柏皮包扎固定。

3、治咽喉肿痛:(多穗金粟兰)根配朱砂根,淘米水磨汁含漱,并可内服少量。(《潮南药物志》)

4、治蛇伤,无名肿毒:鲜多穗金粟兰根适量,甜酒少许,捣敷。

5、治急性乳腺炎,毒蛇咬伤:(多穗金粟兰)根配七叶一枝花,雄黄适量,磨酒搽。(《湖南药物志》)

6、治皮肤瘙痒:多穗金粟兰适量,水煎浓汁,熏洗患处,每日一次。(选方出《江西草药》)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采收。

药材鉴别

药材性状
根茎团块状,密集着生多数须状根。须状根细长圆柱形,长10-20cm,直径0.5-1.5mm;表面棕褐色,有枝根痕;质脆,断面平整,皮部土黄色,木部淡黄色。茎有纵棱,下部节上有一对鳞片。叶通常4片,对生,多卷缩,展平后椭圆形或宽卵形,长8-18cm,宽4-10cm;边缘有锯齿,齿端有一腺体,上表面棕褐色,下表面灰棕色。有时在枝顶或叶腋可见较粗壮的穗状花序或果穗。气微,味微苦。

植物学信息

植物种属
金粟兰科植物多穗金粟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根茎粗壮,具多数细长须根茎直立,单生,下部节七生一对鳞片叶。叶对生,通常4片;叶炳长8-20mm。穗状花序多条,粗壮,顶生或腋生,单一或分枝连总花粳长4-11cm;苞片宽卵形或近半圆形;花小,白色;雄蕊1-3枚,着生于了房上部外侧;若为1个雄蕊则花药卵形,2室;药隔与药等长或稍长;f房卵形,无花柱,柱头截平。核粜球形,表面有小腺点。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区域
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江苏、淅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下阴湿地或草丛中。